第3章 高脂血症的檢查與治療原則(2 / 3)

問:高脂血症可以預防嗎?

答:高脂血症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或延後發生。雖然有部分高脂血症是家族遺傳,很難預防,有遺傳因子的人飲食生活習慣稍有問題,高脂血就可能提早來到來。

問:高脂血症可以治療嗎?

答: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無論使用非藥物或藥物的方法,高脂血症隻能控製在正常範圍內,而無法完全治愈。除非是因其他疾病而造成的高血脂,例如甲狀腺低下引起的,甲狀腺低下治愈了,血脂也會隨著降下。不過這情形較少見,大部分的高血脂都需要長期控製。

不論你是否用藥治療,首先需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製定一個適合你的食譜,以及一個可行的運動方案。

2.飲食治療

合理的飲食在高脂血症的防治中最為重要。一般來說,當發現自己患有高脂血症時,最先采用飲食治療半年至一年時間,隻有在飲食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才考慮試用藥物;即使在藥物治療期間,也應積極地配合飲食治療,這樣才會達到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的目的。在飲食治療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兩點:①必須根據高脂血症的不同類型采用相應的飲食治療方法,不同的對象,其食譜安排也不一樣;②必須注意飲食中的營養平衡,既能達到有效的降低血脂的目的,又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如果一味地強調限製膽固醇、脂肪等物質的攝入,造成營養不良或其他疾病的發生,同樣不可取。

3.加強運動和體力活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僅能夠提高人體的身體素質,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時能夠促進脂蛋白的代謝,使其朝著有利於健康的方向發展。進行運動鍛煉,可使部分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降至正常範圍。因此,高脂血症患者,除非合並有其他嚴重的疾病,均應參加運動鍛煉,達到防治高脂血症的目的。

4.藥物治療

目前已有許多降脂藥物在臨床上使用,某些藥物的降脂效果相當顯著。但對於高脂血症患者,隻有在飲食治療及運動療法等治療方法無效時才使用(一般需半年至一年時間)。由於各種降脂西藥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對肝髒的毒性較大,往往難以長期服用,因此,在服藥期間應定期進行必要的化驗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必須暫停服用。目前各地已有不少降脂中成藥生產;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用。

三高脂血症的中醫治療

“高脂血症”是現代醫學的病名,祖國醫學文獻中沒有“高脂血症”這一病名的記載,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祖先對這一病症一無所識,事實上,中醫學對高脂血症的內容早就有了一定的認識。散在於胸痹、胸痛、中風、痰症、眩暈等症之中。如《素問·通評虛實論》曰:“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甘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明確指出消渴、中風、半身不遂等病都是一些體質肥胖、養尊處優的人過多地嗜食膏粱厚味所致。《金匱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萎薤白酒湯主之。”又指出:“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括蔞薤白半夏湯主之。”這些即是對冠心病一些症狀描述和治法,方中所用的藥物栝蔞、薤白、半夏經現代研究證明均有明顯的調節血脂作用。

中醫治病的精髓在於辨證論治,根椐高脂血症發生的病因、病機不同,高脂血症臨床上一般先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然後根據治療原則選用適當的方藥。

根據高脂血症臨床特點,其治療原則和方法如下。

1.治標與治本

標本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和病情輕重緩急的情況。一般認為,標是疾病表現於臨床的現象和所出現的征候;本是疾病發生的病機,即疾病的本質。認識了疾病的標本,從而可確定先後緩急的治療步驟。在一般情況下,總是先治本後治標,治好了本,標也就迎刃而解了。高脂血症多表現為本虛標實之證。如陽虛高脂血症,痰濁是標,脾、腎虧虛為本。應當首先用溫陽化濁,健脾助運的方法以治其本,痰濁之標才能得到緩解。不過疾病的發展是多種多樣,有時標症表現為矛盾的主要方麵,就需要把標症列為主要矛盾來解決。例如,高脂血症表現為嚴重的痰濁實症,表現為形體豐滿,頭腦昏重,惡心嘔吐之症,又應該急則治其標,及時采用化濁降脂法。局部治療後,局部病變的改善也有利於全身症狀的恢複。

2.扶正與祛邪

(6)除臥床的患者外,一律以坐位5分鍾後取血為宜。(2)

扶正即扶助正氣,具體表現為調整和恢複各髒器的功能,使陰陽平衡,氣血調順,達到治療目的。祛邪就是抑製、排除、消滅致病因素。扶正是為祛邪創造必要的條件,祛邪是為達到保存正氣的目的。高脂血症是血脈中疾病,與整體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因此,對高脂血症治療必須注意辨別陰陽氣血的盛衰和各個髒腑經絡的虛實以及邪正雙方的對比,從而確定治療方法。臨床上必須權衡扶正與祛邪的輕重緩急,不能片麵地強調用活血化淤、祛痰化濁等攻通藥物,企圖迅速降低血脂、減輕症狀,這樣容易損傷正氣,影響人體的抗病機能。反之,如果片麵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而隻用扶正的補藥,不用活血、化痰降脂的祛邪中藥,那麼,存於脈中的油脂——邪氣,不僅不能降低,而且會使日益增高的血脂作為病邪損傷正氣。因此,在治療中既要扶正氣,調理髒腑功能,又要活血、化痰降脂,使增高的血脂逐漸下降。扶正與祛邪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二者不可偏廢。一般地講,高脂血症病人在正虛為主時,治法應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反之,在正氣虛弱不明顯時,則應以祛邪為主,佐以扶正。

3.調節陰陽

高脂血症作為一種難治疾病,從中醫角度來看,存在陰陽失調的病理變化。近年來中醫治療高脂血症的經驗證明,高脂血症標多痰濁,痰濁為陰盛,治宜化濁降脂、活血祛淤;高脂血症本係陽虛,治宜溫陽化濁、健脾助運;高脂血症責在陰虛,治宜滋陰養肝,化濁生津。另外,還證明水濕鬱久化熱,或濕熱重滯,血絡受焚,血被熱灼,津液被熬,也可導致血脂升高,此為陽盛之症。總之,或陰盛或陰虛,或陽盛或陽虛,均為陰陽偏盛偏衰。因此,滋腎陰,溫腎陽以協調陰陽是治療高脂血症的重要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