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合並症及治療
高脂血症是目前臨床上一種非常多見的疾病,它既可單獨存在,也可繼發合並許多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有肥胖症、高血壓病、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因此,及早診斷和積極防治這些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肥胖症
1.什麼叫肥胖症
人體進食的熱量超過其消耗量而以脂肪的形式儲存於體內造成肥胖。目前常用BMI指數:
BMI指數=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2.引起肥胖的原因
主要有下列三個方麵:①遺傳因素:有些人平時吃得並不多,但也出現肥胖,而有些人平時吃得多而並沒有肥胖。這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不少患者有肥胖家族史,其父母等往往身體較肥胖。②代謝因素:許多內分泌代謝紊亂的疾病也可引起肥胖,如甲狀腺和性腺功能低下等。③營養因素:是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進食太多,或者缺少運動和體力活動,以致攝入的熱能超過消耗,轉化為脂肪而儲存於體內。
3.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肥胖可引起脂質代謝失常,表現為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則顯著降低,從而容易導致冠心病的發生;肥胖加重心髒的負擔,易於引起心髒擴大;肥胖可引起糖代謝紊亂,是成年人發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肥胖症患者常並發高血壓病、膽石症、胰腺炎等;因此,肥胖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尤其對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防治極為不利,故必須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4.肥胖症的治療措施
(1)飲食防治:是防治肥胖症的主要措施,對於單純性肥胖症(即環境因素引起者),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方案應根據患者的肥胖程度而定。輕度肥胖者(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30%),僅需限製脂肪、糖類(包括零食糕點、啤酒等),使攝入的總熱量低於消耗量;如能使每月的體重下降0.5~1千克,漸漸達到正常標準,則不需服藥。對於中度肥胖者(體重超過標準體重30%~40%),應控製總熱能的攝入,一般應控製在正常所需熱能的70%以下;脂肪攝入量應低於總熱能的30%,忌吃肥肉、豬油及各種油煎食品,烹調宜用植物油;碳水化合物應控製在占總熱能的45%~50%範圍,每日進食的糧食在200克左右,忌吃甜食、糕點和飲酒;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使其達到總熱能的20%左右;使患者的體重每月減少1~2千克,如果效果不顯著,還可適當降低熱能的攝入,同時最好采用低鈉飲食,以防發生水鈉瀦留。對於重度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50%以上)者,應采取嚴格的控製飲食,每日攝入的總熱能約為3347~4184千焦耳(800~1000千卡),實行這種飲食患者容易出現疲乏無力、畏寒、抑鬱消沉等,宜住院進行,以便嚴密觀察。
(2)運動療法:能增加熱能的消耗,與飲食療法同時進行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認為,對沒有並發嚴重心血管疾病的輕、中型肥胖症患者均需參加適當的運動鍛煉,運動量宜逐漸加大。但對重度肥胖者不宜采用運動療法。
問:為何降血脂同時也應降體重?
答:要控製血膽固醇,懂得如何控製體重往往是第一要務。因為肥胖和血膽固醇過高就像是難兄難弟,總是一起出現。根據統計顯示體重每增加10%,每一百毫升血液中的血膽固醇含量就會上升12毫克;血壓的收縮壓則平均上升6.5毫米汞柱,這也表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高。許多高脂血患者在減重成功後,血膽固醇就跟著體重下降了。因此對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來說,減重往往也是治療上很重要的一環。
問:肥胖者就一定有高脂血症嗎?
答:肥胖除生理或病理因素外,主要是由於機體內攝取脂肪過多,運動消耗太少導致的脂肪組織蓄積過多的狀態。
不論什麼原因引起的肥胖,都是體內脂肪組織的過度增加所致,脂肪組織雖然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其中含有8%的甘油三酯。雖然肥胖者有時血脂分析暫時並無異常改變,但過度肥胖久了常常會導致脂質代謝紊亂。(3)藥物治療:當飲食及運動療法無效時,可采用藥物作為輔助治療。由於一般減肥藥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時必須謹慎。主要藥物有兩類,一是食欲抑製劑,如苯丙胺、右旋苯丙胺、氟苯丙胺等,通過作用於興奮下丘腦飽覺中樞以抑製食餌中樞;二是代謝刺激劑,係通過刺激熱能失散降低體重,最常用者為甲狀腺激素類藥物。此外,某些中草藥如荷葉、烏龍茶、枸杞、絞股藍等也有一定的減肥作用,可適當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