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高脂血症患者食用糖類食物的原則是什麼?
答: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人類膳食中熱能的主要成分,主要來源於穀物中的多糖和澱粉。糖在人體內經代謝釋放出能量供機體應用。多餘的糖類可轉化為糖原或脂肪儲存在肝髒,以備體內能量不足時再被重新使用。所以說,過多地攝入糖類可使血清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升高。同時,糖類還可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有人在膳食試驗中,將膳食總熱能中的糖類從40%~50%突然增至80%~85%時,無論是正常人還是高脂血症患者,特別是合並有胰島素抵抗者,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都明顯升高,而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卻無明顯變化,這說明了糖類飲食對血清甘油三酯的影響遠遠大於對血清總膽固醇的影響。這大概就是吃糖愛發胖的原因吧。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糖類是人體熱能的重要來源,進食過多,同樣可以導致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所以,在擬定高脂血症的飲食治療方案時,應根據高脂血症的不同類型,對糖類的比例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保證機體熱能的供給。比如患者以膽固醇增高為主,需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可適當增加糖類的攝入,以補充因脂肪減少而導致的熱能不足,但增加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以免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如果患者以血清甘油三酯增高為主,需減少糖類的攝入,增加脂肪攝入來彌補因糖類減少而引起的熱能不足。高脂飲食的結果,不僅增加了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導致血清甘油三酯的消除減慢。所以目前對高甘油三酯血症,不主張過多地減少糖類的攝入。不同種類的碳水化合物對血脂含量的影響各不相同,研究表明,在熱能相同的情況下。複雜碳水化合物可使血清中甘油三酯下降,而簡單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果糖、蔗糖)則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觀察,給成年男人每天500克糖類,有的是蔗糖,有的是澱粉,所得結果是,給蔗糖者,血中總脂及膽固醇升高;給澱粉者,血中總脂、膽固醇及磷脂都減少。
糖類對血脂的影響也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男性比同年的女性敏感;老年人比年輕人敏感;許多疾病患者(如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較健康人敏感。有人進行了這方麵的研究觀察,正常人吃高糖膳食3周後,血清甘油三酯由原來的86mg/dl(/L)升高至173mg/dl(/L),增為2倍;而給高脂血症患者進食高糖膳食則血清中甘油三酯增加4~5倍;因此,老年人及有相應疾病的患者應限製糖類的攝入,特別是簡單糖類。
5.膳食中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它不僅是體內許多組織器官合成所必需的物質,而且對代謝、免疫、遺傳等生命過程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同時,還能供給能量。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也就沒有生命。
食物中的膽固醇和脂肪與血脂和冠心病的關係一直引起人們的重視,而有關蛋白質對血脂和冠心病的影響則隻是近十幾年來才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科學家們發現動物蛋白有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動物蛋白質攝入量高的居民,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發病率比攝入植物蛋白的居民顯著增高。
同時,大量的臨床和實驗資料表明,大豆蛋白質具有明顯的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因而對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極為有益。因此,科學家們主張平時應多食豆製食品,特別是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
問:血脂高的人能否吃葷?
答:血脂高的人可以每天吃膽固醇300毫克以下,例如瘦肉75克以下,瘦肉和魚、雞、牛羊肉互換,都是75克。
6.膳食中的纖維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