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脂腧穴的定位與手法如下。
(1)手太陰肺經:
列缺:定位於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簡便取穴法: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手法:切壓法、捫壓法。
太淵:定位於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橈側凹陷中。手法:切壓法、捫壓法。
(2)手陽明大腸經:
合穀:定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手法:揉壓法、捫壓法、捏壓法。
手三裏:定位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曲池穴下2寸處。手法:捫壓法、捏壓法、揉壓法。
曲池:定位時屈肘,成直角,當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手法:捫壓法、捏壓法、揉壓法。
臂臑:定位在曲池穴與肩髑穴連線上,曲池穴上7寸處,當三角肌下端。手法:捫壓法、捏壓法。
肩髃:定位於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肩平舉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前方的凹陷中。手法:捫壓法。
(3)足陽明胃經:
四白:定位時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中。手法:捫壓法、切壓法。
地倉:定位於口角旁0.4寸。巨髂穴直下取之。手法:捫壓法、揉壓法。
頰車:定位於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處。手法:捫壓法、切壓法、揉壓法。
下關:定位於顴弓下緣,下頜骨髁狀突之前方,切跡之間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手法:捫壓法、切壓法。
天樞:定位於臍旁2寸。手法:捫壓法、揉壓法。
足三裏:定位於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手法:捫壓法、揉壓法、捏壓法。
上巨虛:定位於足三裏穴下3寸。手法:捫壓法、揉壓法、捏壓法。
豐隆:定位於外踝高點上8寸,條口穴外1寸。手法:捫壓法、捏壓法。
解溪:定位於足背踝關節橫紋的中央,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手法:切壓法。
內庭:定位於足背第二、三趾間縫紋端。手法:切壓法。
(4)足太陰脾經:
公孫:定位於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緣,赤白內際。手法:切壓法、捫壓法。
三陰交:定位於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麵後緣。手法:捫壓法、捏壓法。
陰陵泉:定位於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手法:捫壓法、捏壓法。
血海:定位於髕骨內上緣上2寸。手法:捫壓法、揉壓法。
(5)足太陽膀胱經:
肺俞:定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手法:捫壓法。
心俞:定位於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手法:捫壓法。
肝俞:定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手法:捫壓法。
脾俞:定位於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手法:捫壓法。
胃俞:定位於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手法:捫壓法。
腎俞:定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手法:捫壓法。
大腸俞:定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手法:捫壓法。
委中:定位於膕橫紋中央。
手法:捫壓法、捏壓法、點衝法。
昆侖:定位於外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手法:捫壓法、捏壓法。
(6)足少陰腎經:
湧泉:定位於足底(去趾)前1/3處,足趾蹠屈時呈凹陷處。手法:捏壓法、捫壓法。
太溪:定位於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手法:捫壓法、捏壓法。
複溜:定位於太溪穴上2寸。手法:捫壓法、捏壓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