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電視台上班的時候,差不多每天中午都去軍博附近的小店吃飯,雖然台裏有食堂,但總覺得沒有外麵吃的豐富多彩。那天下午,我心情不太好,滿心惆悵地下了班,腹中饑餓難耐,於是在軍博對麵的小胡同裏尋了一間看起來很幹淨的小店,雖然還不到飯口,可從窗口望進去,小店已經差不多客滿了,食客們臉上都綻放著笑容。於是我走了進去,坐在了一張小桌前,一切都很正常,一個30多歲的女人走過來問我吃什麼,我要了一腕三鮮餛飩,然後就開始坐在那裏等待我的餛飩。然而,後我而來的一個食客落座後,卻出現了不同的景象。那個女人並沒有朝這位客人走過來,而是從點菜的窗口朝他笑了笑,然後非常流利地衝窗口裏麵的廚師喊:“肉絲米線一碗,不要薑絲不要蔥,多放醋和辣子。”再看那位客人,很滿意地點點頭。我想這一定是位常客吧。可接下來的景象讓我越來越吃驚,在我吃飯期間,進來的客人十有八九都受到了這樣的關照,不用食客開口,那個30多歲的女人就準確地報出了大多數客人的飯食和喜好,這個是涼皮,不放辣椒放芥末,那個是牛肉拉麵,麵要拉得細一些,如此種種,除了幾個客人是如我一樣的新客之外,老客人的喜好被那個女人爛熟於胸,有聲明改吃別的飯菜的客人,那個女人也照例吩咐口味鹹淡。我驚訝萬分,小店雖小,客人卻不少,僅僅我吃飯的功夫,就進來了十來個客人,那麼一天下來,那個女人要記住多少客人的口味呢?吃完餛飩結賬的時候,我隨口對那個女人說了一句,“老板,餛飩有點淡。”她竟然非常熱情地回答:“好,下回多放一點鹽。”第二天下班,出於好奇,我又去了那家路邊小店,這一次,那個女人沒有再朝我走過來,而是站在點菜窗口衝我笑,見我沒開口,笑著問,“和昨天一樣?”我點點頭,她就衝後廚喊“三鮮餛飩一碗,稍微多加一點鹽。”我樂了,心裏那叫一個舒坦。後來,我喜歡上了這個小店,為什麼喜歡這個小店,就是因為這家的女老板,讓每位顧客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如果我們每個職場中人,都能夠像這位女老板一樣,讓每位客戶都賓至如歸,那麼我們的領導一定會非常開心,也會少了很多擔心和憂慮。而在每件事情上,如果我們都能夠像女老板一樣,做到專業、熟練、全麵,那麼我們必然能夠更好地理解領導,得到領導的信任和關注,從而替領導分憂。
在職場裏,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最窩心的一種麻煩,就是被領導批評,我們通常認為,被領導批評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其實,我們不妨換種思維接受批評,被批評並不見得都是壞事,有的時候,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領導批評一個人的目的有很多種,有的時候是因為這個人犯了錯誤,有的時候卻是因為關心這個人,還有的時候,是想有意考驗這個人,進而提拔這個人。所以被領導批評不見得都是壞事情,相反,有的時候,可能是件好事情。領導在批評你的同時,給了你修正錯誤,不斷改進的機會,給了你與領導溝通,澄清錯誤,了解領導意圖的機會,有的時候,甚至給了你未來不斷發展的機會。試想,如果你犯了錯誤,領導卻什麼都不說,甚至不管不問,這對你的發展有利麼?
我曾經在一個很老舊的編輯部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桌是一位老同事,之所以說是老同事,是因為這位同事年紀比較大。有一天,我剛到辦公室,就聽見這位老同事手舞足蹈地說起了“評書”,“我一個箭步走上去,揮起右手,‘啪’,打在了副社的左臉上,然後我又伸出左腳,‘啪’,絆了副社一個跟頭……”我這聽得心驚膽戰,看得眼花繚亂,以為我們這位快到更年期的老同事跟副社長打了起來。沒想到,等她熱火朝天地說完,才做了下來,拍拍胸口說,“唉,說完了,我心裏痛快多了!”我這才明白,她根本沒有跟副社打架,不過是意淫一下,痛快痛快嘴罷了。原來,昨天副社因為工會無人管理,黨費無人催收問題狠狠批評了老同事一頓,老同事覺得心中不平,又不是自己的工作職責,憑什麼要逮住自己一頓狂罵,雖說當時老同事沒有還口,還一個勁地說自己這個26歲就當上團委書記的老黨員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職責,可回過頭來,卻不得不靠這種手舞足蹈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