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學會向領導推銷自己(3 / 3)

卓別林最初開始拍片的時候,導演總要他模仿當時的著名影星,結果他總是什麼也演不好,直到他開始成為他自己,才漸漸走向成功。

所以,做你自己,做與眾不同的自己,擁有自己獨特的做事方式,才能經營好自己的職場生涯,才能走向成功和快樂。

向領導推銷自己,有一種非常有趣的方法,那就是向領導提出異議,因為隻有異議,才會引起領導的關注,而隻有異議,才會凸顯你的水平,不過這種異議,要提的巧,提的妙,提的有水平,提的有個性。

如何在和領導的交談中,你總是不停地甩出“嗯”、“好的”、“對”之類的字眼?總是一個很“安靜”的聽眾?那麼,在領導眼裏,你恐怕就是被看成一位隻會附和,沒有思想、沒有創意的員工。所以,要學會適當向領導提出異議,提出自己的意見,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僅可以激發領導談話的欲望,促進談話順利熱烈地進行,還可以讓領導發現你的優點,發現你的才能。

俗話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古話講:“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獅。”由此可見,適度地提出異議,能言善辯,也是職場裏的一種能力。要讓領導在聽到你的異議時,即重視了你的意見,又發現了你的才能,還不會對你的異議感到反感,這可是一種職場技巧啊!

唐代名相魏征就是一個善勸之人,他勸諫的是九五至尊的皇帝,這屬於高風險的工作,因為皇帝可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主兒,皇帝生氣了,後果會很嚴重啊!有一年,唐太宗為了彪炳其幾十年的豐功偉績,要修一座富麗的高台。魏征當然要勸說皇帝放棄這種勞民傷財的工程,但是不能直勸,那會讓皇帝認為你藐視他的功績。魏征隨即上書,說告假百日不朝。唐太宗差人問訊,魏征對使者說:“陛下要修此台,臣一定會非常的辛苦,定會大病一場”。使臣不解,魏征繼續說:“此台一修,我會絞盡腦汁想辦法,寫一告民書,好讓天下百姓知道,此工程既不勞民也不傷財,乃是陛下千秋功績之義舉;還要想盡辦法為籌款籌糧,更要讓這些修台百姓高高興興的拋家舍業來為皇帝築台。如此勞心費神我豈能不病,說不定,也就不會再痊愈了”。使臣回複後,唐太宗也隻能作罷,不再修高台了,要不然他真成了勞民傷財的暴君,他的大唐江山恐怕也會就此病到無法痊愈了。魏征的旁敲側擊起了作用,既讓唐太宗認識到了自己的錯,也給皇帝保全了麵子,沒有公開反對皇帝。君臣之間也因為此事不但沒有產生任何矛盾,還更加深了彼此間的了解。

可見,適當地提出異議,是和領導加強溝通和提高自己應變能力的絕佳途徑。在經過一次次的良好“異議”後,領導會對你的印象不斷加深,也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重視你的建議,願意傾聽你的建議。誰都不希望,因為自己的獨斷而帶來不必要的錯誤,向領導提出異議,說明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領導接受你的異議,說明領導民主和寬容。如此對雙方都大有好處的溝通妙招,親愛的讀者們,不妨多用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