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團隊中的發音藝術(2)(2 / 2)

小五郎聽得一頭霧水,他當然沒有殺人,可他卻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甚至根本不知道在之前的幾個小時裏,究竟發生了什麼。可當時的情形,對小五郎極為不利,雖然妃英理、小蘭和柯南都認為小五郎不可能是凶手,極力為他申辯,但警方隻能照章辦事,小五郎無疑是最大嫌犯。警方提出,如果誰有異議,就跟著一起去警局,等待做進一步調查。此時,小五郎開始和妃英理吵架,他不斷地責難妃英理,最後甚至叫嚷讓她走開,妃英理極為氣憤,聲言再也不管小五郎的事情了,惱怒中拂袖而去。其實,妃英理深解小五郎之意,她是不能一起到警察局去的,那樣,就沒人幫小五郎查明真相了,小五郎與她吵架,隻是想通過這樣的方法,讓真正的凶手放鬆警惕。

所以,很多時候,要學會“聽話”,聽懂話裏話外的意思,聽懂“弦外之音”。

那麼,如何養成高效傾聽的習慣呢?這裏我給您提供八種方法,希望親愛的讀者您在日常的職場交流中,能夠通過不斷地實踐,準確掌握“聽得準”的各種方法。

第一種習慣,高效的傾聽源於辛勤的實踐。傾聽時需要運用很多技巧,必須不斷練習才能改進這些技巧,要利用身邊的每一個機會,實踐自己的傾聽技巧。

第二種習慣,高效的傾聽,要養成善於從對方的言辭中發掘雙方的共同愛好的習慣,把傾聽做為尋找信息,或更好地了解談話對象的機會。

第三種習慣,時刻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即便你對談話者將要表達的意見持相反的觀點,也不要大聲地說出來,認真地聽,不作任何評論,理解對方的觀點,調整自己的情緒,防止一些幹擾性因素使自己在瞬間情緒失控,保持冷靜,維護談話雙方的關係。

第三種習慣,不分心。任何事物都會使談話對象分心,剔除幹擾性因素,比如電話或傳真機的鈴聲,拒絕一邊聽一邊做其他的事情,也拒絕擺弄桌上的小物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談話對象身上。

第四種習慣,把聽到的內容和傳達的形式區別開來。傾聽的要義之一就是了解談話者傳達的所有信息,而不隻是對方說了什麼,所以,有必要把重點放在信息本身上,把它與發言者的外表、著裝、口音以及職位區分開來。

第五種習慣,理解非語言性的信息。不但要從發言者的言辭中捕捉到信息,還要理解對方的聲音或語調變化、語速、麵部表情、肢體動作以及手勢背後隱藏的含義。

第六種習慣,利用積極的傾聽幫助自己做決定,傾聽其他人的觀點、意見、知識與經驗,用這些幫助自己作出明智的決定。

第七種習慣,了解“聽見”和“聽懂”的區別所在。任何生理條件正常的人都能聽見聲音,而高效的傾聽者會去積極地傾聽。能理解語言或非語言性的行為,分析其各自表達的意思,並且讓談話對象明白他們在說什麼,才是高效的傾聽。

第八種習慣,每次傾聽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是尋找事實,也可以是尋求理解或指導,哪怕成為一名“欣賞式傾聽者”或“設身處地式傾聽者”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