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市老幹部局院裏,幾十名老幹部要上車,原市長老馬和幾名老領導在不停地勸阻著。
原市長馬世龍說:“市裏正在做工作,那個大項目不是還沒上常委會嗎,浸油廠已經派人去找豆粕銷路了,你們就別添亂了!”
原政協主席李進城也說:“蕭市長是位不錯的同誌,他在遼海省做了很多扭轉局麵的工作,口碑不錯,你們得讓他坐下來一件件解決呀,不能太逼人了!”
一位老幹部氣哼哼地大聲說:“現在怎麼還保留個大項目組,興安縣的那個田致遠怎麼還經常過來上躥下跳的?還不是公達仁在那留了個後手!我去省裏找於書記,告訴他,公達仁、何莉我們信不過!”
何莉剛要邁腿走下車,聽見這話,生氣地嘟噥道:“信不過我?咱們市裏工業基礎薄弱,財政沒有財源,怎麼發展經濟?上項目又不是為了我個人,說這話不是冤屈人嗎?”他縮回了邁下去的那條腿,重新坐在車裏說:“蕭市長,他們愛上哪告讓他們去吧,我不信理都是他們的!”
蕭寒說:“還是當麵聽聽他們的意見吧!改變工業基礎薄弱的現狀,群眾當然不會反對!問題是這個項目是不是可行的?群眾心裏沒底,怕拿錢打水漂嗬!而且憑咱們市的力量,也真搬不動這麼大的項目,還是量力而行,揚我們之長好啊!”
何莉委屈的:“我一個副市長,什麼是我訂的,上浸油廠,都是公達仁帶人一手抓的,當時他才是糧食局的局長,我這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就根本不讓插手,這把要上大豆蛋白項目,我也就是常委討論時才知道,別的我知道什麼?出了問題找我,研究時我就靠邊,我算幹什麼的?”
“這回大豆蛋白項目,還真得你具體負責,那個田致遠和公達仁就都撤出去吧,名不正,言不順嘛!老孫怎麼搞的?”
“還不是蔡省長的意思,說發揮特殊人才的特殊作用!你讓他們撤出去,怕是蔡省也通不過!”
蕭寒說:“咱們怎麼安排人幹工作,為什麼非得問上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兩大客車人,已經都上完了車,幾名老領導隻能歎息地退到一邊。汽車開動,緩緩向大門開來。蕭寒急忙跑下車,站在了客車前擺手,車停了下來。
蕭寒大聲說:“我是新來的副市長蕭寒,我是和何副市長來送送大家的!”
車裏有人下來,蕭寒上前握手道:“對不起,我來晚了,耽誤大家點時間!大家要上省裏反映情況,這是你們的權利,我不會阻擋的!我想問一問,你們看沒看那篇《八名**員的情懷》的報導,噢,就是新華社記者韓月寫的那篇。我看了,還掉了眼淚!三年呀,無怨無悔地護廠,他們家都挺困難,有的甚至靠揀垃圾生活,可他們卻不願給政府添麻煩,他們說:‘國家要幹的事很多呀,咱們的事,還是自己解決吧!’”
一位老幹部打開車窗,伸出頭來說:“我們也想自己解決呐,可你們聽嗎?浸油廠的事過去了,市裏上大豆蛋白生產線是怎麼回事?兩億四嗬,真砸了,你們一拍屁股走人了,老百姓怎麼辦?不就是想往臉上貼金嗎?噢,浸油廠瞎折騰把公達仁推上來了,你們也想學呀!”
一位從車門走下的老幹部說:“市發改委要上個大型多晶矽廠是怎麼回事,那廠子每年要吃掉五萬立方米樺木,用不了兩年,我們市的天然白樺林就全消失了,而且北方市的汙染也得恢複到曆史水平;十年前,每天早晨煙霧騰騰的北方市,難道又迎回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