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阿拉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2 / 3)

第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架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東方文明比如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度的數字、十進位製等重大發明以及糖、稻米、棉花等傳入阿拉伯後,促進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而阿拉伯人又把它傳給歐洲,豐富了歐洲各國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推動歐洲社會發展的進程。在12世紀以前,歐洲人還不會造紙,文字都是寫在羊皮紙、骨器、木板上,“棉紙在七世紀從中國傳到阿拉伯人那裏”。15世紀的歐洲人才普遍學會造紙術。而印刷術的傳入避免了手抄本的筆誤,保證了書籍的質量和速度,加速了文化知識的傳播和文化的發展。到13世紀以後,中國的火藥和指南針等先進技術也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恩格斯指出:“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藥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藥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對西歐的科學軍事技術進步和航海事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樣,東方文化的傳入,使歐洲人思想觀念發生變化,“變成科學複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杠杆。”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

第三,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世界各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不僅融合了各民族文化,而且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對世界各國產生了重要影響。比如,在學習希臘、印度、波斯天文學基礎上的阿拉伯天文學對歐洲天文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也對中國天文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阿拉伯光學家的著作直接而深刻的影響了英國實驗科學家羅吉爾·培根的光學研究,使他創立了近代的實驗學;醫學家阿維森那的著作為歐洲醫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也頗有影響;阿拉伯文學豐富多彩,無論在形式、內容、寫作風格上對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文學及對中國也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等等,這些都對人類科學文化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此表明,伊斯蘭教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和世界文明交往方麵所具有的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阿拉伯學者把東西方文化融合為一體,創造出豐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為世界文化史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在科學方麵,特別在自然科學方麵,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的著作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中世紀歐洲文化史上居於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阿拉伯文化昌盛時期,西歐正處於文化低潮的所謂“黑暗”時代。那時的西歐,在基督教文化壟斷下,輝煌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幾乎蕩然無存,古典著作,鮮為人知。然而,阿拉伯學者卻通過翻譯保存了大量的希臘學術著作,並把這些著作通過拉丁文等譯本,傳回歐洲,彌補了歐洲文化的“斷層”,點燃了歐洲智慧的火種。從此,歐洲重新發現了希臘學術著作,一股研究古典文化的氣氛,油然而生,為歐洲新文化——文藝複興和近代自然科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