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軍事史,半部間諜戰(3)(1 / 3)

嶽飛早已率兵繞過山嶺,連夜直搗曹成的後院。曹成留守的兵將們根本想不到嶽飛會從後麵包抄,倉促之下潰不成軍。嶽飛大軍一鼓作氣,趁機大舉進攻,接連奪下叛軍的許多險關要隘。

沒過多長時間,叛軍就陷入了困境。這時候,嶽飛才對他們曉以大義,施行招安,使叛軍們心服口服。

善用反間計的,還有明朝的王陽明。王陽明在中國哲學史上是個重要的人物,他的“陽明心學”,發展了孟子的“盡心”、“良知”和陸九淵的“心即理”等學說,以“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為根本。也許是王陽明有哲學性的思辨思維,他在用計時也常能用常人所不能用,收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當時,寧王朱宸濠想謀取帝位,聯合李士實、劉養正在南昌起義。因為事出突然,王陽明的軍隊尚未集結,而朱宸濠怎麼也算是有準備,如果叛軍突然發起襲擊,王陽明勢必招架不住,即使馬上向朝廷申請派兵支援,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王陽明想了個辦法。他讓人到處貼檄文,命令各郡縣準備軍餉,做出好像有許多大軍馬上要開到的樣子。同時,他知道李士實、劉養正是迫於朱宸濠的淫威,才被脅迫成了叛軍的。他寫密信給這兩人,信中說:“你們可以慫恿朱宸濠盡快發兵,他一旦離開了根據地,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如果幫助朝廷消滅了叛軍,朝廷一定不會忘了你們的。如果你們像朱宸濠一樣執迷不悟,那接下來的事情,我就很難保證了。”其實,王陽明這是大棒子加胡蘿卜,威逼利誘雙管齊下。

另一麵,王陽明抓了朱宸濠的間諜,揚言要將他斬首,把他扔到了監獄裏。王陽明也是在演戲。用間就如同上演一出戲碼,人就是戲,戲就是人,不知何為真,何為假。他私下找了個頭腦靈活、嘴皮子又會說的獄官,假意做出對朝廷不滿,也想造反並效忠於朱宸濠的樣子,不僅夜晚偷偷放了這個間諜,還把王陽明給李士實、劉養正寫信的事,包括信中的內容,雜七雜八地告訴了他。

間諜好不容易死裏逃生,撿了條性命,跑回朱宸濠的軍中,就把他的所見所聞告訴了朱宸濠。朱宸濠這個人本來生性多疑,患得患失,一聽說這個情報,馬上心裏麵就犯了嘀咕。他找來李士實、劉養正商量軍情以試探他們,兩人異口同聲地讓朱宸濠帶兵攻打南京,先奪了陪都即位再說。這樣一來,朱宸濠便更猶豫不決。

就是在朱宸濠思來想去的時候,王陽明成功地贏得了時間,等待支援。第三種反間方式,離間。借助多種方式,如傳遞假信息、放風造謠、栽贓陷害、偽造信物等,在敵方的陣營中挑撥,讓其內部互相猜忌,動搖敵方陣營內部的團結,尤其是敵方當權者對將帥的信任,使之或將其放棄不用,或幹脆直接殺掉。

嶽飛就是離間了金兀術和劉豫的關係,借刀殺人。劉豫是金統治者扶植的傀儡,有其名而無其實,與大將金兀術關係並不好,貌合神離。嶽飛便利用軍中金兀術派來的間諜,來做這件事。有一天嶽飛故意裝作偶然碰見這個間諜,並假裝認錯了人,還破口大罵他:“你這個張斌,不是我的人嗎?怎麼不聽我的話呢?我派你去大齊,邀約劉豫誘騙金兀術,你怎麼突然回來了呢?”

這個間諜自己心裏有鬼,不敢聲張,也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隻好假意敷衍著。

嶽飛接著說:“你這等於是背叛,按律應該處斬。”間諜為了活命,至少不能糊裏糊塗地丟了性命,就滿口答應,說:“將軍,我再去大齊便是了,這次一定不辱使命。”嶽飛說:“這回我給你個密函,一定要親手交到劉豫手中。我們約好了日期,一起起事。”為了保密起見,嶽飛還把密函放在小小的蠟丸中,藏在了間諜的腿肚子裏。

間諜從嶽飛軍中出來,當然不會去找劉豫,而是帶著所謂的“情報”,跑回到金兀術軍中,向金兀術報告這個近乎爆炸性的消息。

金兀術也覺得此事可怕得很,要是劉豫真的叛變歸順了嶽飛,那自己還打什麼仗,說不定連命都沒了。最要命的事,最讓人緊張,一緊張就忘記了思考,絲毫沒覺得其中有蹊蹺。他迅速報告了金太祖,馬上劉豫就被廢掉了。

這類離間計在軍事史上屢見不鮮,且每每生奇效,有著極高的成功率。這都是利用了君主或者說統領者善疑的心理特性。其實,在謀略中謹慎行事、考慮周全是必要的,但有的時候,對方用間計真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尤其是連環借刀殺人,常常令人防不勝防。

四、死間:冒死完成情報任務

所謂“死間”,顧名思義,就是間諜要丟性命。《孫子兵法》中說: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

為了迷惑敵人,故意把虛假的情報傳遞出去,讓己方間諜知道,再通過他傳遞到敵方那裏。接下來的事情,就像《間書》所言:

作誑之事於外,佯漏泄之,使吾間知之,吾間至敵中,為敵所得,必以誑事輸諭敵,敵從而備之,吾所行不然,間則死矣。

當敵方得到了這些信息,必然會根據這些假情報進行準備。而當敵方發現這些情報是迷霧彈,與己方的行動不一致,差點讓他們吃虧的時候,那己方的間諜肯定是凶多吉少,小命難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