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大格局中的團隊競爭(1)(1 / 3)

曾國藩批評綠營和八旗兵“官氣太重,心竅太多,漓樸散淳,真意蕩然”不僅是對晚清軍隊習氣的描述,也是對曆朝沒落時期軍隊情形的概括。一個朝代初興,文武官員,全軍將士皆經過戰爭淬火而成,其間即便有庸庸無為者,也是能夠逢凶化吉存,知道由之可貴,也知道和平之難得。

管理者要善於激發團隊成員的工作積極性,使整個團隊更具戰鬥力。激發團隊積極性的途徑就是“勵士”。“勵”,包含勉勵、獎勵、鼓勵三層意義。“勉勵”是對團隊成員提出工作要求;“獎勵”是指嘉獎做出傑出貢獻的團隊成員;“鼓勵”是能夠隨時隨地對個別成員給予情感疏導、信念教育和工作幫助,使之能夠跟上團隊節奏。“士”,既指全軍將士,也包括才士、賢士等參謀人員和後勤人員。中國古代兵法中關於“礪士”的闡述,包括選士、撫士、練士、恤士四個方麵的內容。

一、選士:湘軍如何成為晚清政局的決定性力量選士,說的是如何選拔士卒,組建團隊。團隊是由不同的個體組合而成的,個體素質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整個團隊的質量。如果沒有選到足夠多的優秀將士加入軍隊,那就會在未來戰爭中輸給敵人。就選士而言,如果所選之人受過專門訓練和係統教育,善加組織,整體的力量就會無限倍增,呈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反之,如果個體素質較差,勢必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能力,無法在競爭中獲勝。《草廬經略·丁壯》中說道:

兵法曰:“兵無選鋒曰北。”所謂選者,選其人於未教之先而教之,再選其人於既教之後而用之。以材力雄健者為眾兵;仍於眾兵之中,選其武勇超群,一可當百者為選鋒。……未教時之所選者,或以武藝,或以強力,或以膽氣,或以雄貌。須用鄉野壯人,無取市井遊猾。蓋野人力作而性樸,力作則素習勤勞,性樸則畏法奉令。易以誠信感之,恩愛聯之,不難就我彀中而不測我顛倒之術。市井遊猾,不習勤劬,不畏法度。其在軍中,巧為規避,潛倡邪說,引誘群輩,故不宜用。

如果所選之人受過嚴格訓練,就可以直接任用他們。其中,身體健壯、力量強勁者可以充當普通士卒;勇猛無比而又精於技藝者可以組成特戰人員,以一敵百,承擔關鍵任務,這就是所謂的“鋒”,即精銳部隊。商周時期的“虎賁”,就是精銳部隊。《尚書·牧誓》孔安國序中說:“武王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與受戰於牧野。”漢孔安國將其解釋為:“勇士稱也。若虎賁獸,言其猛也,皆百夫長。”

在中國兵法中,對選士有著深入而細致的描述。大致說來,可以從武術技藝、勇力強勁、膽量魄力、體態樣貌四個方麵考量。在這其中,尤其重視選用生長於鄉村中的身體健壯者,主張摒棄遊走於市井間的潑皮無賴。這是因為生長於鄉村中的人多勤勞樸實,勤勞者必堅韌耐苦,樸實者必安分守法,勤勞樸實又容易被誠信感化,變得忠信仁厚。如果這些人沒能吸納進來,必然為敵方所用,反成為己方強大的敵人,這是十分危險的事情。相反,那些遊走於市井之間的地痞無賴,看似蠻橫勇敢,往往卻是些毫無操守、陽奉陰違、唯利是圖的小人。這樣的人如果進入軍中,非但不會增強軍隊的實力,還會敗壞風氣,動搖軍心。

晚清時期,八旗和綠營之所以喪失戰鬥力,就是因為當時的八旗子弟多是些遊手好閑之徒。他們生於富貴粉黛之中,沾染了市井間荒淫鄙俗的習氣,早沒有了祖先那樣馳騁疆場的體魄與能力。而湘軍、淮軍之所以能夠成為當時最具戰鬥力的軍事組織,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絕大多數是來自於湘、淮農村的民間武裝,彼此又多為同鄉同族,這就使得他們既具有頑強的戰鬥力,又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從而成為晚清政局的決定性力量。

一個團隊如果皆是能說會道、八麵玲瓏之徒,則不可同患難。生死存亡之事,需要能同仇敵愾。浮華之徒,皆重虛名,心思浮蕩,必不能死心塌地。

所謂“誠樸”,即誠信、樸實,意思是說要將那些誠信、樸實的人選入軍營。這樣的人對上耿直忠厚,對下仁厚篤實,對己嚴律修為。《曾胡治兵語錄·誠實》中說:

軍營宜多用樸實少心竅之人,則風氣易於純正。今大難之起,無一兵足供一割之用,實以官氣太重,心竅太多,漓樸散醇,真意蕩然。湘軍之興,凡官氣重、心竅多者,在所必斥。曆歲稍久,亦未免沾染習氣,應切戒之。

中國古代觀人審士,最注重“樸實廉介”,樸實就是淳樸誠信,廉介就是操守分明。由這些人組成的團隊,內部關係疏朗親切,彼此相安無事。現實中當然不可能都是這樣的人,那就要竭力重用那些樸實篤厚者,使他們迅速走上領導崗位,成為團隊的骨幹。少用那些工於算計、心機很重的人。算計者多自私,心機者多陰謀,一個團隊內部,若有這類人分布在各個部門,其心機算計不是用於軍事權謀和形勢分析,而是用於內部爭鬥,很快就會讓樸實篤厚者處於不利地位,甚至逆淘汰那些不善於心術者。久而久之,團隊內部相互猜疑,彼此嫉恨,和平時相安無事,作戰時則潰不成軍。

曾國藩批評綠營和八旗兵“官氣太重,心竅太多,漓樸散醇,真意蕩然”,不僅是對晚清軍隊習氣的描述,也是對曆朝沒落時期軍隊情形的概括。一個朝代初興,文武官員、全軍將士皆經過戰爭淬火而成,其間即便有庸庸無為者,也是能夠逢凶化吉的福將,但多數都是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而得以幸存,知道生之可貴,也知道和平之難得,此時的軍隊,皆是一國的精英,也是一時之選。但到了朝代晚期,承平日久,文官不謹操守,武官忘記使命,軍隊便成為投機鑽營者的目的地,令誌士寒心,讓勇士失望,戰鬥力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