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物語:
關於夫妻間在金錢上的糾紛,絕對不是簡單的冷冰冰的AA製能夠解決的。AA製能夠解決某些錢上的問題,但它帶來的風險與危害卻遠遠大於它所解決的問題。夫妻本來就是交融的,很難想象嚴格劃分彼此的婚姻會是什麼樣子。關於財產問題,要想解決,靠的是夫妻雙方共同付出,彼此信任。而AA製卻在婚姻起步之初,就在夫妻之間立起了一堵基於不信任而設計的牆壁。
白領的婚姻新活法
2009年9月9日,“長長久久”好意頭,難得的一天成為眾多情侶決定終身大事的良辰吉日。在這一群人中,不乏一些“畢婚族”、“閃婚族”。
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價值觀趨向多元化,人們的婚戀觀念也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婚姻也在尋求自己的新“活法”。在主流婚戀觀之外,“畢婚”、“閃婚”、“試婚”、“逼婚”、“不婚”等現象在“80後”中悄然流行。一係列的婚戀觀折射出經濟社會轉型期人們文化價值觀念的變遷。
1.畢婚族:一切為了保障,畢婚像是買保險
“畢婚族”——“畢婚族”有三種情況:一是在大學期間相戀,畢業時不願天各一方,因此決定,畢業就結婚“跟著感情走”;二是畢業時一方找到經濟基礎牢靠的“另一半”,打算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形下先建立穩固的“後方大本營”,以轉移釋放部分就業壓力;最後一類是,大學期間就已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礎,而且畢業後至少其中一方找到了工作,為確保愛情的穩定而結婚。
觀點PK:“結婚族”將成“必分族”?
“畢婚族”們打破了“先立業後成家”的傳統觀念,紛紛“前腳跨出校門,後腳邁入家庭”。有人認為他們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選擇何時結婚,和誰結婚是個人對生活方式的選擇,這種選擇本身無可厚非。
但也有人說,婚姻不是兒戲,即便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剛從象牙塔裏出來,就進入了婚姻的殿堂,世間曲折辛酸都還沒有嚐試過,如何能承擔得起組建家庭的重任?因而有人稱,“畢婚族”將成為“必分族”。
2.閃婚族:日久生情成濫調
“閃婚族”——3秒鍾可以愛上一個人;5分鍾可以談一場戀愛;7小時就可以確定終身伴侶……閃婚,顧名思義就是認識不久便閃電般結婚,對於閃婚族而言,“日久生情”早已淪為陳詞濫調。
對於“70後”的大齡青年來說,閃婚可以抓住青春的尾巴,那麼對“80後”來說,閃婚是否意味著玩世不恭?閃婚族為何如此迫不及待,閃電結婚是否也意味著閃電離婚呢?麵對這一現象,人們議論紛紛。
新婚姻法實施後閃婚增加
陳律師從事了將近10年的離婚訴訟事務,她說自己這幾年經手的離婚案件中,在閃婚之後離婚的夫妻越來越多。“特別是2001年後,隨著新婚姻法的實施,閃婚的人多了,離婚也多了。”2001年我國對婚姻法進行了重大修改,以前規定青年結婚之前必須要開具單位證明,離婚的時候同樣需要單位證明,而新婚姻法實施之後,單位證明在結婚和離婚的時候都不需要了。
3.試婚族:為識“廬山真麵目”
試婚族——試婚,顧名思義就是試驗性婚姻,並非正式結婚。俗話說: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隻有腳知道。結了婚,一紙就定論了,要除去婚姻關係還得離婚,試婚倒可以反悔。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試婚就是同居。
為何會出現試婚?有人說從戀愛到婚姻就像一部樂曲,在開始履行夫妻職責和義務時,現實生活中的鍋碗瓢勺就開始不停地“奏樂”,由戀愛時的抒情曲,演變到“交響樂”,最後發展成“搖滾樂”。
彼此真實的麵目和所有的缺點就在婚後生活碰撞中一點點露出廬山真麵目,但一旦結婚後這種對對方性格、愛好和優缺點的深入了解跟冬天的第一場雪一樣,已經來得晚了些,等真正發現對方在性和性格上都不是理想的配偶時,木已成舟。
而試婚可以反悔,改變“木已成舟”的事實,因而在一群年輕人中流行開來。但這一現象也引來爭議。試婚不就是同居嗎?
專家建議:
“試婚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態,正確的做法是在感情基礎上建立性生活,如果男女雙方感情甚篤,對兩性關係認識清楚,試婚未嚐不可。如果僅僅是滿足性需求,沒有感情,試婚的結局不言而喻。”
4.逼婚族:“被結婚”
“逼婚族”——逼婚就是被逼結婚,也可稱為“被結婚”,不是出於自己真實的意願。 逼婚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家長逼婚,一是被對方逼婚。
現代社會的發展,各方麵的壓力增大,一些青年人希望事業有成後再結婚,但每每事業有成時,愛情生根發芽的最好時機也錯過了。對於急於抱孫子的父輩來說,逼婚成了他們的手段之一。還有一種情形是戀愛雙方中有一方特別想結婚而對另一方逼婚。
5.不婚族:盛行不婚主義
名詞解釋不婚族——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婚主義也在盛行。這一群人或為了自由,或為了享受愛情,抑或是無人合適寧缺毋濫。
女白領婚姻,對症下藥
更加多元的城市生態,更加浮躁的都市生活,更加緊張現實的生活壓力,使女白領的婚姻麵臨著比過往時代更加嚴峻的挑戰。婚姻問題不可避免,而且隻可能比以往更多樣,更隱秘。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她們應如何麵對這些難題,如何解決婚姻中的困境?
1.女權主義VS大男子主義
一位南方帥小夥娶了一個漂亮的東北女孩做妻子,沒生孩子前,小兩口生活過得甜蜜美滿,可自從有了小孩,家庭觀念傳統保守的丈夫就要求妻子辭掉現在的工作,做一名全職家庭主婦。生性潑辣、好強獨立的東北女孩哪能忍受得了“足不出門、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的封閉生活?更讓她不可理喻的是丈夫典型的南方大男子主義。這個東北女孩堅持經濟獨立,有自己的工作,要求丈夫尊重妻子的生活自由,關注自己的家庭地位,而這些初衷根本得不到丈夫的半點理解和同情,女孩的想法更被她的丈夫誤解為自私、不負責任的表現。兩人的關係一度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專家點評:文化差異,發現為關鍵
日益頻繁的人員交流,使我國“南北通婚”的現象逐漸成為主流。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如何讓來自不同地方文化的夫妻雙方和諧地經營婚姻生活很自然地成為人們探討的話題。專家認為,擁有各自地域背景的夫妻雙方之所以容易產生矛盾,關鍵在於沒有發現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和個性差異。隻要了解對方的文化觀念,並且互相包容,常作交流,就可以減少影響婚姻的負麵因素。
2.“野蠻”婆婆VS“鐵”娘子
白領女士許捷和丈夫原本過著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可自從婆婆來家裏住了一段時間以後,和諧的家庭氣氛就隨之煙消雲散了。許捷說,她的婆婆是一位十分挑剔的人,家裏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以她的標準來完成,即使自己盡心盡力侍奉好,婆婆也會雞蛋裏挑骨頭,還在丈夫麵前說三道四。“我受不了這委屈,一時火氣上頭,頂撞了婆婆幾句,她又向我丈夫投訴,丈夫一直很孝順,自然站在母親一邊,把我狠狠教訓了一頓,”許捷無奈地歎道,“我認為自己沒有錯,因此和丈夫吵過很多次架”。
專家點評:婆媳關係,交流為關鍵
中國有句俗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好公婆。”形象地說明了好的婆媳關係來之不易。婆媳和睦相處是門藝術,得講究技巧和方法。專家建議,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夫妻兩人邀婆婆坐下來,大家靜下心平和地坦誠交流,重新認識各自的生活觀點。而在平時,夫婦雙方也要多與老人交流,別讓老人家有一種孤獨感,要讓他們意識到子女時時刻刻在關心自己。
3.女“強”人VS回頭浪子
懷孕的童桐發現丈夫出軌,十分恨他,認為丈夫已經不愛自己了,徹底地將自己拋棄。性格倔強的她斷然向丈夫提出離婚,丈夫卻堅決不肯離婚,並坦白自己還深愛著妻子。心中始終充滿怨恨的童桐沒有原諒丈夫的悔改,堅持要離婚。妻子的自尊和倔強關閉了彼此和解的大門。
專家點評:找出彼此心中的真愛
表麵上的堅強其實是內心脆弱的表現。女方麵對丈夫的出軌,堅持要以離婚來解決,這最主要是激烈的情緒使然,也暗示了妻子需要丈夫的尊重。專家表示,遇到這種情況,雙方應該等情緒穩定下來後,好好地傾談一番,或請婚姻家庭指導師開解,找到彼此心中隱藏的真愛,再一次找回曾經幸福生活的感情,化解彼此心中的怨恨,寬恕對方的過錯,重新開始新生活。
4.婚姻家庭指導師:為婚姻掃除雷區
我們會花十幾年的時間接受科學知識的教育,我們會花大量的精力去掌握成功的技巧,但我們很少會花時間去學習愛與婚姻的學問。但是,愛與婚姻也是困擾現代人心理的主要因素。在美國電影《史密斯夫婦》的開始和結尾,史密斯夫婦都在和一名婚姻家庭指導師對話,接受婚姻治療。在我們身邊,婚姻家庭指導師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而生。婚姻家庭指導師說:“我們關於婚姻的知識主要是從原生家庭自動繼承來的,而不是主動學來的。但是,這些繼承來的知識有著很多雷區,而婚姻家庭指導師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幫助掃除這些雷區。”因此,女白領一旦有了婚姻問題,如果有相應的條件,應該去請婚姻家庭指導師幫忙。
現代婚姻金點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婚姻出現問題。如何化解婚姻中出現的各種危機是每一個步入婚姻和即將步入婚姻的人都應該學習和掌握的一門技能。以下是專家的幾個“金點子”:
當婚姻出現矛盾和困難時,彼此不要互相猜疑,妄下定論;
雙方情緒一旦激動,千萬不要交流,等大家情緒逐漸平和下來再進行溝通和交流;
夫妻每天起碼要保持一兩個小時的交談;
找到共同的興趣。
破解女大男小的愛情魔咒
可能是“愛情鳥”飛錯了地方,如今的青春少女瘋狂地迷戀於30歲以上的成熟男人;而同樣的,一些很酷的英俊男孩亦對30歲以上的成熟女性情有獨鍾。
安安就被一位小她8歲的大男孩窮追不舍。安安最終接納了這份“姐姐你坐船頭、弟弟我岸上走”式的愛情。她說:“被一位兄長似的男人嗬護著,固然是一種幸福;嗬護一個小弟弟般的男人,也是一種幸福。”
盡管女大男小的愛情配對,各方意見紛紜,但站在成熟女人的角度來看,女大男小的愛情趨勢,倒也沒什麼不好,起碼過去總是男人在大聲的說:“我們男人啊!是越老越有價值”,而現在,女人也可以大聲的說:“看看瑪丹娜、看看王菲,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女人,一樣越老越有魅力呢!”
當然,女大男小的愛情絕對不隻是在意氣之爭、一逞口舌之快這種不理性的情緒下才成立,它其實是貼近現代男女現況的合理反應,也意味著現代女性對於自我更清楚的認知,象征著女人走出了過去愛情關係中那種一昧的依賴特質,而以一種更平等的態度,去麵對、尋找、甚至創造屬於她的愛情模式。當然,這並沒能說明女大男小的愛情模式就更有生存力,相反,這種模式遇到的問題比傳統模式更大。
在女大男小的愛情中,生理年齡不一定會是問題,真正會出問題的是“心理年齡”與“成熟度”上的平衡,除此之外,一如所有傳統之外愛情般,彼此遇到外在疑問或壓力的比率會較高。這時候,彼此事前的厘清和EQ要做得夠好,雙方也應給彼此更多的肯定與支持,兩個人可以當並肩的戰友。不過最重要,是唯有你清楚的知道“究竟自己要得是什麼?在意的是什麼?”時,你才會有最清晰肯定的態度,真正麵對、享受屬於你的愛情關係。
女大男小的愛情5方解藥
解藥1:愛情本來就是一種互補的關係,隻要找到彼此最適切、最舒服的互補方式,即使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也不會損及它可能的美好。
解藥2:麵對外在壓力時,記得回過頭來問自己:我在愛情中在意的是什麼?
解藥3:雖然你很清楚,在這段愛情中,金錢決對不是你在意的重點,但是如果在某些狀況下,由你付錢會使你不舒服,那麼就應該要坦白溝通清楚。
解藥4:把外在比較的條件轉換另一各麵向,例如:把事業成就、財力轉換成願意分享的程度……等,讓自己也讓對方知道彼此珍惜的價值在哪裏。
解藥5:就像所有的愛情關係一樣,你們很可能也會麵臨衝突爭吵的問題,而那個時候,你心理一定要想清楚,爭執的問題是來自於個性、價值觀而來,還是因為年齡?
有了金老公,婚姻就幸福
高學曆、高職位、高收入的“三高”女性為啥難覓伴侶?一項調查揭示了其中的玄機:“三高”女性希望“另一半”的年齡、學曆、工資和住房條件都在自己之上,這種傳統的“男高女低”婚配觀念造成擇偶難。
調查顯示,年齡、學曆、職業、住房、身高等問題,成為女性擇偶的“基本要素”。75%以上未婚女性希望男方年齡比自己大3歲以上;近40%的女性要求男方學曆在碩士或以上,能接受男方學曆為高中、中專的僅占0.7%;對於工資收入,大多數女性則要求男方超過自己。
相比之下,住房問題成為女性擇偶的最重要標準之一。 被調查女性中,92%的人希望男方有房或“有能力購房”,其中超過半數人選擇婚後獨立居住而不是與雙方家人同祝
在某家婚介所登記的胡小姐屬於白領女性中的佼佼者,31歲的她身材高挑,月薪過萬,且有房有車,可是,她麵對眾多追求者卻毫不動容,原因是沒有一個符合自己的擇偶要求——身高180厘米以上,年齡在35~38歲之間,最重要的是經濟條件得比自己優越。
胡小姐認為,隻有“白金組合”即“女白領金老公”才算得上完美婚姻,任何“將就”都不行。可是母親沉不住氣,在婚介所的“家長聊天會”上為女兒“掛號”,並感歎:“以她這樣苛刻的擇偶條件,要找到合適的人選,難!”果然,登記5個月來,合適人選尚未出現。
專家認為,嚴峻的現實要求現代女性,尤其是“三高”女性適當改變傳統的“男高女低”的擇偶標準。
據統計,目前普通高校 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占50.1%,在校碩士生、博士生中女生占43.8%和31.8%,她們畢業後的收入也可與男性比肩,如果這些女性堅持“男高女低”,必將麵臨擇偶困難。
該專家稱:人們普遍認為“男高女低”能產生和諧平衡的兩性關係,但一項針對769名已婚者的調查顯示,“男高女低”婚姻模式與婚後“幸福指數”沒有必然聯係。更何況,夫妻間學曆和收入等差異是一個變數,婚姻初期的“男低女高”,經過男方的努力,很可能在若幹年後變成“男女等高”,甚至“男高女低”。
因此,首先,女性要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衡量對方,不要因為眼前的“高低”標準使自己錯失幸福,配偶間應“互補”缺點,任何一方一味高於另一方都會造成不和諧;另外,男性也應該在事業上發揮獨立、堅強、豁達等優勢,促進自身全麵發展,防止出現“陰盛陽衰”的現象。
事業、愛情、寶寶,女白領的三難選擇
事業、愛情、寶寶對女白領而言,究竟誰更重要,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尤其在這個盛行同居、不願結婚的時代。不過,相信大多數中國女白領還是比較傳統,希望擁有愛情、擁有寶寶、擁有家庭。即使在開放的道路上比我們早走了幾百年的歐美國家,隻要事業、拒絕愛情、不要寶寶的人也在少數。
在事業與愛情中,大多數女性都是想全收,那麼,你需要留心以下的行為,它可能讓你因為事業丟了愛情。
1.上班下班似乎沒有區別,全天24小時都是在工作狀態,甚至和男人約會的時候,也會因為一個電話或者一份文件而回公司或者回家去弄。
2.總是做事井井有條,嚴謹處事,要麼過於原則化,什麼都會講究“因為所以”“是非曲直”;要麼就是過於世故,能夠把男性的那些小心機都算透看透。
3.咄咄逼人。這類女白領工作時十分要強,從不認輸,總要憑氣勢去壓倒對方。用這種態度行走職場,可能還行。若是用這種方式去談戀愛,可能就比較麻煩。
4.愛耍心計。職場中人不耍心眼的少,因為職場中沒有心眼就無法立足。如果愛人之間也老耍心計,終點就隻剩下分手了。
對於已婚的女白領而言,她還需要在事業與家中做出選擇。這種選擇特別凸顯在事業與孩子間的抉擇。孩子已經生下來了的女白領問題就比較簡單,平時多關心孩子就行,可以做到事業、孩子兩不誤。真正的問題是那些正準備懷孕又發現事業也到了關鍵時期的人,這時該怎麼做。
小雲27歲,希望有所發展,正準備換工作,也準備懷孕。但問題是既換工作又懷孕,這個決定合適嗎?
這是正準備懷孕的人麵臨的問題,那些已經懷孕了的呢?
28歲的小麗已懷孕7個月,公司麵臨重組,公司組織結構變動,她所在的部門要調整,分為評估部和培訓部。從公司的業務方向來看,評估部會是公司的重心,她喜歡培訓部的工作,目前的身體狀況也適合培訓部的工作,但公司已有一名培訓師申請了,她該何去何從?
專家給小雲的建議:美國著名的生涯輔導理論大師唐納德舒·舒伯認為人在一生當中必須扮演9種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兒童、學生、休閑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長、父母和退休者。在不同的階段,某些角色的任務需要增加,有些角色的任務要降低。
如果小雲準備做媽媽,那麼她的重心應該是母親角色,而不是工作者,因為將精力偏重在工作者這個角色裏的話,無疑對寶寶的關注是不夠的,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以新生命的健康來冒險這個代價太大。
反之,如果小雲希望在工作方麵有所發展,那麼在新單位她需要熟悉新環境融入新團隊,更加努力工作展現能力,塑造自己良好的職業形象,她需要付出比在原單位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如果懷孕,對良好職業形象的塑造是非常不利的,那就更談不上職業的發展了。
給小麗的建議: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有這樣一個機會,很寶貴,應該努力去爭取,和負責的領導主動談一談,讓領導了解自己的想法。
評估部雖然是重心,但如果自己不喜歡不適合,工作是不會愉快的,也難以做出成績。需要指出的是,培訓部的工作內容適合現在你的身體狀況,怎麼能不去爭取呢?沒有完美的選擇,隻有最適合的選擇,有放棄才會有所得。
事業、愛情、寶寶的PK,在不同的狀況時有不同的選擇,選擇的結果是讓生活處於平衡狀態,平衡是健康生活的基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