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3.隨波型消費

此類消費人群屬於理性中的盲目者。雖然有很好的金錢控製能力,在消費過程中表現出“能屈能伸”的態勢。不過,在這種消費行為下,容易存在僥幸心理,甚至造成消費失度,從而形成消費心理挫敗感,進而影響到工作、家庭。因此,此類人群,保持良好的消費習慣,養成平和的消費生活習慣,才能積極應對外界變化,贏得自身發展主動權!如此的結果,又何愁不是一名消費贏家呢?

4.勤儉型消費

勤儉,是中華傳統的美德。然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都沒有了這種意識。作為年輕人,依然能保持這種作風,那麼祝賀你!所謂“小富靠儉,大富靠智!”王中軍就是靠在美國5年送外賣節儉下來的10萬美元成就了現在的華誼兄弟。除此,對於在2008年金融風暴中離世的王永慶,人們除了議論他的身後財富,接班人等等八卦之外,更多回味的是這位“經營之神”奮鬥傳奇,他的吝嗇和節儉,當年為省3分錢不舍得洗一次熱水澡,一條毛巾用了20年,後來成為台塑的企業精神。

5.回歸式消費

此類消費人群屬於大徹大悟型。曾有過度消費的經曆,而隨著年齡、閱曆的增加,消費習慣回歸理性。注重消費實質——適合、需要,並能獲得消費的真正幸福感。在這種消費態度、消費習慣下,對待人生、對待家庭、對待事業發展甚至都會保持平和而積極的態度,又何嚐不是一種消費贏家呢?

小貼士:10大技巧幫你理性消費NO1.對未來有期待,規劃自己的人生夢想。NO2.始終記住自己的夢想,其次才是手中的現金和信用卡。NO3.使用十秒法則,想想這次購買是否真的契合自己生活目標。NO4.保持清潔和自信,這樣不容易被廣告的影響力所打動。NO5.避開容易花錢的處境。朋友聚會的地方,完全可以改在家裏或者公園、戶外等公共休閑場所。NO6.花更多時間和與你有相似理財目標的人在一起。NO7.探索花費更少的興趣愛好。NO8.使你的開支有規律。想想那些不必要開支,如果用來投資會怎樣?NO9.問問自己將要購買的商品使用功能有多大。NO10.對於任何非必要的購買建立一個“等待期”。

建立自己的消費哲學

前文中所展現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一套消費模式,各有優缺點。但共同點是,擁有成熟消費理念的非被動型消費者,更能通過消費,提升生活質量、保障財務健康、彰顯人生價值。2010年是中國向消費型社會轉型的又一關鍵年,是通過擴大內需步入下個經濟周期的轉折點,你如果能夠盡早的形成自己的消費哲學,則會在今後生活道路上越走越順。

第一步:認清自己屬於哪種消費類型

是勤儉型,激進型還是隨波型,整理一下以前的消費賬單就能判斷出來。

第二步:明晰自己的收入狀況、事業階段、職業類別和未來預期

明晰這些狀況說不難也難,消費和投資一樣,關鍵是要客觀地認識自己。

第三步:控製欲望,堅決摒棄嚴重脫離自身現實狀況的消費習慣

人具有動物性征,自然欲望會驅使人作惡,過度消費就是一種“惡”,會將生活拖入深淵。控製欲望是良性消費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以采取記賬、強製儲蓄、親友監督等種種辦法克服消費惡習。

第四步:尊重合理消費習慣的前提下,逐漸讓自身消費行為與所處的社會階層吻合

人的消費習慣往往是天生的,比如有的注重穿著品位、有的喜歡輕鬆隨性,隻要是適度的,就應該尊重。但是人具有社會屬性,不能讓自身消費行為與所處社會階層嚴重偏差,比如從事公關行業的人衣衫襤褸,領導崗位的人吝嗇委瑣,這同樣是畸形的消費。

第五步:定期的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就如同定期檢查自己的資產組合一樣,也需要定期的(比如一年)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 比如有哪些消費是不必要的,哪方麵消費過度了,等等。及時調整讓消費更均衡合理。此外隨著人的社會屬性的改變,也需要調整消費結構。

第六步:吸納他人的評價建議,長期形成一種適合自己的消費風格

人需要通過別人的眼睛來修正自己,他人對你消費風格善意的評價和建議要虛心吸納。當然也要擇善固執,長期形成與自身氣質和社會屬性相吻合的獨特風格,得到別人接受認可。例如在慷慨和吝嗇之間,可以把握好一個度,讓別人理解你的消費是有理、有利、有節。

第七步:追求快樂消費

生活是為了快樂幸福,不需要完全的活在別人眼裏,也不需要過分的壓抑自己。當你履行了上麵這幾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消費觀後,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通過消費讓自己快樂起來。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多消費,甚至成為某領域的消費達人,能給個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鏈接:2009年消費行為判斷題

1.因為錢更值錢了,所以要拚命攢錢,盡可能少消費。

2.為自己心儀的大件消費品(如房子、車子)設立價格底線,跌破後立刻入常

3.經濟形勢不好,未來收入不確定,堅決不負債。

4.適當時利用財務杠杆進行信貸消費,但手中留出一定現金。

5.規避炫耀性消費,側重實用和耐用消費品,量力而行的購買高品位的奢侈品

6.關注跳蚤市場,多多購買百元以下的東西。

7.如果存貸款利率再降,就立刻想辦法買房,不考慮價格。

8.“抓大放斜,不用關注日常開支,對大額支出保持謹慎。

9.不考慮借錢給朋友,滿足他們買房買車等消費需求,除非承諾很高的利息回報。

10.如果我的女(男)朋友繼續大手大腳的花我的錢,我就決定和他(她)分手。

女白領如何時尚消費又省錢

所有的商人都知道,女人和孩子的錢好賺。不是說女人愛花錢,而是女人愛購物。這是性別差異,是女人的天性。許多女性購物時並無明確目的,既浪費又不實用。所以,我們倡導精明消費戰略。

1.我是白領,我買月票

現在女性白領花在行路上的錢太多了,一月收入不到2000元的人,打車也得七八百。可某公司企劃部副經理魏小姐一月的打車費很少超過200元。她說:“公司樓下就是公交車站,乘大公交出行方便;有發布會的時候,估計到酒店還有兩三公裏路時,下來攔一輛車型好的富康或桑塔納車,一個起步價就到了發布會現場,走下來的時候一樣風風光光,不是又省勁又便捷?”

2.渾身名牌的人“老土”

做廣告策劃的鍾小姐在穿衣上能夠豐富多彩卻又講究經濟實惠,據說這是在大學裏跟一個日本留學生學的:花三分之一的錢買經典名牌,多數在換季打折時買,可便宜一半;另三分一的錢買時髦的大眾品牌,如條紋毛衣、格子百褶裙、閃色衫衣等,這一部分投資可以使你緊跟形勢,形象不致於沉悶;最後三分之一的錢花在買便宜的無名服飾上,如造型別致的T恤、白襯衫、工裝褲、運動茄克等,完全可以依照你自己的美學觀點去選擇。有時,從外貿小店裏找來的藉藉無名的運動茄克,配上各牌休閑T恤和長褲,那種“為我所有”的創造性的發揮,才是顯示眼光及品位的。

3.警惕“煽情”的削價策略

姚女士原來在買衣服方麵消耗頗多,她發現自己在價格的煽動下經常會做一些蠢事,比方無原則地遷就衣裳的尺寸、款色和它適應的場合。後來姚女士在每次購物時為自己定下3W原則:即在買削價衣服時,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為什麼(Why)看好這件衣服,是因為自己喜歡它,真的在第一時間需要它,還是僅僅是因為它便宜?”“我買下來,有多少場合(Where)可以穿它,它適合出現在閨房裏、辦公室、大街上,還是幻想中的瘋狂Party中?”“我在什麼時候(When)可以穿上它?一周後還是一年後,還是等我孩子都上了大學以後?”這3個問題都通過了。OK,買下來基本就不後悔。

4.家電消費:“滯後15個月”的原則

搞對外宣傳的藍女士,1994年結婚時買家電追求一步到位,彩電買了當時最豪華的25英寸直角平麵,錄像機買了會自動翻帶的具備錄放功能的,洗衣機買了全自動帶烘幹的渦輪式的。她認為雖然貴一點,但如果悉心保養可用15年。誰知區區5年過去,彩電流行34英寸鏡麵效果的了;錄像機成了家中雞肋,因為VCD都落伍了,現在吃香的是DVD;洗衣機流行模糊式洗衣機!

汲取了教訓的藍女士總結出家電消費的“滯後15個月”原則,也就是說,與最新型號和技術保持15個月的距離,可以等待這項技術成熟起來,同時價格也降至原先的7成,消費起來又實惠又放心。

5.開好購物單,打的去超市

做市場調查的劉女士對那些頻繁出入超市的年輕女同事說開好購物單,打的去倉儲。她每周收集常去的超市的廣告信息,包括在哪有優惠價的貨品賣。她先乘公共交車到達目的地,然後攥著購貨清單一樣樣去選,把購買時間控製在45分鍾內,然後打的回家。她一般去一次可買半個月的食品及日用品。閑著沒事到超市裏逛逛,逛一次,幾十元就沒了。

6.妙用VC藥瓶蓋

高級秘書何倩的眼影及唇紅都是調出來的!如她僅有的兩支羽西口紅,一支朱紅一支深咖啡,她可以憑一隻瓶蓋和一把小唇刷調製出所有紅色係、褐色係、咖啡色係的口紅,以適合每種場合的需要。眼影也是如此,如果嫌調出的眼影還不夠嫵媚及跳,何倩在參加公司組織的酒會前,把一支禿得不能用的桃紅色的口紅旋開,用手指蘸抹一點到眼角上去,一個很新潮很前衛的桃色夭夭妝就定型了。憑著一手“調色”功夫,何倩花三分之一的錢就可以達到同等化妝效果。

白領追求節約催生拚客一族

“如果你今年過年不回家,如果你可以考慮和一個陌生人‘拚’吃年夜飯,請聯係我,我的QQ號碼是:XXX。”新年臨近,一位網名為“COCOCLO”的異地求學的大學生在網上留下了這樣一個帖子。

“本人出發地‘虹口區魯迅公園附近’,上班目的地‘南京西路仙樂斯廣朝,歡迎‘拚’車同往。”這是上海某外企職員西雅留在拚車論壇上的帖子。白領圈中流行一句順口溜:“買車太貴,擠車太累,打的不實惠,還是‘拚’車最對味。”“拚”車類型多樣,如上班“拚”車,旅行“拚”車,求職“拚”車等。

吳倩倩是從江蘇到上海求學的大學生,大四剛畢業、現正在上海古北商業圈世貿商城一家管理谘詢公司實習的她,加入了“拚”房一族。她在網上找到了一套月租3000元的三室一廳房與其他兩人合租,租金平攤後,每人1000元。“一個人租房少則數百,多則數千,想來想去還是拚房劃算。”吳倩倩說。

目前很多寫字樓的白領都麵臨著吃飯難題,頓頓吃快餐沒營養,天天吃小炒夥食費又太高,久而久之,“拚飯”成了某些白領一族的午餐方式。每天中午8~10人一起到附近的飯館點菜,每人開銷10~20元,就能品嚐到一大桌菜肴,既經濟又豐盛。

這是時下“拚客”一族生活的真實寫照。拚車、拚房、拚吃、拚玩、拚購等“拚”消費已成為都市青年人的另類時尚,“愛‘拚’就會‘贏’”似乎已成為當今不少都市青年的生活理念。“拚”的項目幾乎覆蓋了人們的衣、食、注行。隻有想不到,沒有‘拚’不到。“拚”現象無處不在,同學之間“拚”吃一桌菜肴,鄰居之間“拚”用一條寬帶網線,朋友之間“拚”卡消費一定額度換取精美禮品,興趣相投者還可“拚”遊節約旅途成本……

“拚”消費以大家組合去做同一件事為特征,目的是共同負擔原本一個人負擔的消費。這和通常說的“AA製”很相似,所不同的是“拚”客通常以網絡為媒介。

據調查顯示,“拚”客族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東、成都等大中型城市,以青年白領、學生人群為主,他們時尚卻不奢侈,他們認同“花錢少,辦事多”的生活方式,期待用最小的經濟成本追求全方位的品位生活。

社會學專家分析,大中型城市起始地之間距離相對遙遠,人們生活節奏相對較快,生活成本高,客觀上使消費者有了“拚”的需求,加上網絡的普及,使具有相同行為目標的夥伴們很容易快速建立聯係並聚集在一起,以上主客觀因素為“拚”客族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

而“拚”客族的壯大,不僅僅是青年人消費觀念的變化,更是傳統人際交流方式的變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不憚於和陌生人打交道,他們不滿足於在熟人之間尋找同質資源,更樂意通過發展陌生夥伴來拓展自己的交往圈,獲得新機會。

拚客族的發展,反映了青年人對人的尊重、善意、接納和信任,是建設和諧社會最需要的道德資源,是一種特殊的民間互助形式,它突破的是人際間的防範,收獲的是善意溝通,進步的是社會文明。

同時“拚”消費符合中國人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營造了理性且節儉的消費文化,在強調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這種消費方式,能達到多贏,值得提倡;但另一方麵,由於“拚”客大多為陌生人,選擇“拚”的對象時須謹慎。

隨著都市“拚”客一族逐漸發展壯大,他們在營造節約消費文化的同時,也給城市公共管理提出新的課題。

如:“拚”房雖為租房者節省開銷,卻由於市場監管力度不夠,滋生了安全隱患;“拚”飯時,有時會遭遇一些“拚”客趁吃飯間隙借去洗手間而溜走,逃離付費;對於“拚車”,沒有運營許可證的私車車主,通過“拚”車獲得“燃油費補貼”,其行為類似於非法營運,擾亂了出租車行業的正常秩序,且一些問題難以回避: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雙方應各負什麼責任?如果遇上一個不良車主或者不良乘客,“拚”車者的權利又如何得到保障?

法律專家認為,“拚”網對於“拚”客填寫的個人信息缺乏核實能力,一旦發生矛盾,“拚”客難覓蹤影。專家建議,絕大部分的“拚”行為可以在雙方認可的情況下簽訂協議,來規避口頭約定可能導致的權利矛盾;至於風險比較大的“拚”消費,“拚”客可購買“意外險”。

警方則提醒廣大“拚”客,由於大多數“拚”消費屬於隨機行為,“拚”客在“拚”消費時容易誤入陷阱,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謹防懷有不良企圖的人打著“共同消費”的旗號進行欺詐。

聰明用卡的招數

現在可以說是卡片滿天飛的時代,每個人的錢包裏都能掏出幾張銀行卡。不過,銀行不會白給你提供服務,他們給你一張卡,就要收取相關的費用。因此,聰明用卡極其重要,這裏,就教大家幾手聰明用卡的招數。

一、銀行卡收年費後,家庭用卡的聰明做法

1.家庭賬戶盡量統一在一家銀行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享受銀行的貴賓服務,如招商銀行的財富賬戶在5萬元以上就免收管理費;工商銀行20萬元以上就可以有理財金賬戶服務;建設銀行的VIP客戶可以免收借記卡年費;等等好處隻有集中財力才可以享受。

2.家庭用卡采用一戶、一借記卡、一貸記卡的用卡模式

所謂一戶,就是一個存款賬戶。把家庭的定期存款,大額活期存款都轉在這個賬戶上,由於賬戶不被經常動用,也不用在ATM機上取現,因此隻持軟卡即可,相應的借記卡銷掉,省去一筆年費支出。一借記卡,也就是家庭最重要的“理財卡”。一般建議由家庭主要理財成員的工資卡擔任,讓這張卡盡可能承擔大部分的結算功能,比如水、電、煤支付、還貸、保費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