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不喜歡被冷落、被排斥,同樣,別人也不喜歡。想避免辦公室冷暴力,首先,不要讓自己成為“施暴人”。
5.保持樂天
要知道,情緒是會傳染的,快樂也不例外。在一個充滿愉悅氛圍的環境中,誰還有心情去搞小陰謀?坦然麵對職場冷暴力,不反抗就是最好的反抗,在沒有搞清楚怎麼回事之前,我們先不去理會,自己該幹什麼幹什麼,不往心裏去。永遠保持自己的樂觀心態。
6.思考雙贏
利益衝突是公司政治的起因之一,我們知道有人贏就必然有人要輸。我們擔心別人贏,因為那可能暗示自己是輸的那一個。事實上,這個世界並非如此。試著從“如何在同一情況下雙贏”的角度思考問題,這要求你首先理解別人在這一情況裏的利益,其次理解自己的利益,盡可能使雙方都能接受和互利。
7.先去理解人,再求被理解
很奇怪的是,一旦一方感覺到自己被理解,他就會變得對你更開放,想達到雙贏的局麵,沒有對彼此的理解是很難的。
辦公室“政治”的規則
辦公室裏講究更多的是利益,有利益必然會帶來衝突和鬥爭,因此,辦公室政治就是同僚之間,褒義地講,是競爭,略帶貶義地講,就是鬥爭。
“以前一直不敢跟你說,今天有機會一定要說。照理說,Jacky,按照你的能力和資曆,早該升到總監了,副總裁也是有可能的,可是為什麼老是輪不到你呢?說實話,最大的問題是你不懂‘政治’,辦公室也是一樣。”這是一次臨別聚會,說話的是即將被派到馬來西亞當副總的Eason,而接受忠告的是是一家跨國公司的技術經理,已經在公司工作了15年。他性格耿直,做事認真,而且技術方麵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公司內部的頂尖高手。不過,和Jacky差不多同時進來的同事,已經有擔任公司重要崗位的高管,比如Eason,Jacky當年最好的“加班”夥伴,現在已經是公司業務部門的副總裁,正準備升任國外要職。所以年近四十的Jacky除了困惑,剩下的隻有鬱悶。
研究曾對白領的交友做過一個調查,發現一個普遍現象,最好的朋友往往絕大多數還是以前的大學、高中同學,甚至是素不相識的網友;極少數的人,而且尤其是剛踏入工作崗位的人,和辦公室裏共事的同事保持相當近的關係。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前者是完全沒有利益衝突的,沒有任何矛盾和鬥爭可言的;而後者,完全會發生利益上的衝突。
在職場中,充滿著世俗光鮮的體麵和平步青雲的誘惑;背後也充滿了人際的詭譎、攀爬的艱辛和競爭的陷阱。辦公室作為一個由人組成的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先順序和利害關係。如果不學會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玩不轉“辦公室的政治遊戲”,就好像Jacky,即便擁有一身過硬的專業本領,不懂得保護自己,不懂得適應環境,更不懂如何和諧共存,就很難在辦公室的政治遊戲中生存、嶄露頭角並得到應有的發展。
因此,身處辦公室,通曉辦公室“政治”,進退的分寸拿捏準確,才能從競爭(鬥爭)中脫穎而出,穩穩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進退法則1:學會自我保護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得不承認這句古話在辦公室鬥爭中還是很有實踐意義的。很多人,尤其像Jacky這類男性,有著很強的學曆和技術背景,進入企業後,認為隻要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平步青雲隻是時間的問題。其實是大錯特錯,這類人往往不懂得保護自己,在拚命工作的同時,暴露了自己很多的弱點和問題,就是這些看似細小的問題,導致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和背後攻擊的對象,要知道,辦公室裏不光看工作表現,還要看其他很多方麵,因此往往最後業績不錯,但是自己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因此,努力工作的同時,必須懂得自我保護。孔子說過“敏於行,訥於言”。在辦公室裏,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建議在沒有成為高層的時候,學會低調做人,用功做事。
進退法則2:學會觀察
福爾摩斯有一句話:“你們在看,而我卻在觀察。”想要在辦公室鬥爭中,處於不敗之地,必須能夠掌握主宰你命運的人的需求,必須學會像“娛記”一樣觀察、聆聽和分析。那些掌握你命運的人可能是你的主管,你的部門經理、總監,甚至是大老板。每天和他們一起工作交流,很多有用的信息都擺在你的麵前,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對表麵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找出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幫助自己準確定位,才能處於不敗之地。
進退法則3:學會變通和圓滑的解決問題
在辦公室裏一味追求所謂的公平和原則,往往不會有好結果,反而常常容易討人嫌。麵臨“辦公室政治”的挑戰,沒有必要去追求絕對的公平和原則,而是應該找到一個變通和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和遊刃有餘地處理和控製。升職加薪的確需要努力工作,真實才幹的確是重要因素,但是辦公室生存如果不懂得變通和適應環境,再能幹再努力也仍舊會原地踏步,難上青雲。
小貼士:遭遇排擠怎麼辦
我不擠你,你就擠我。很多人在職業生涯中都會遭遇排擠這種境遇,如何改變這種劣勢為自己找到突破口?
第一招:尋找靠山。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如果你的對手是你的上司,那麼你的優勢幾乎為零,每天要承受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找到了一個更為強硬的靠山,自然可以有效化險為夷,借助更加強勢的力量短期內迅速擊敗對手。
第二招:避其鋒芒。俗話說的好,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一時的忍讓不等於可以一味地忍讓,當對手鋒芒畢露時,我們不妨偃旗息鼓,暫時扮演一個“啞巴”角色,待到時機成熟,再主動將自己的劣勢扳回。
第三招:以攻為守。在職場中,與其被擠壓到絕境再背水一戰,不如積極以攻為守。這是一步險棋,但也是最主動的一招,待對手知道你的“厲害”後,自然就退下陣來。
職場,有所怒有所不怒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威德曾經對一些上班族做過調查,50%以上的人都承認,他們在辦公室中曾經有過憤怒的情緒,而談到把這種憤怒的情緒壓抑在心裏的感受,大多數人都感歎,那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鬱悶、焦躁,最後對工作產生厭倦。我們不妨學習做一隻“職場刺蝟”,大膽地提出你的意見、批評甚至憤怒,針對問題,高效地解決它。
1.保持理智、絕不衝動
麵對存在的矛盾,雖然你的心裏可能已經積聚了長久的不滿,但是為了能夠讓大家願意傾聽並且最終信服你的理由,你必須保持情緒上的冷靜。當你處於激動的情緒中時,不妨嚐試美國經營心理學家歐廉·尤裏斯教授總結出的“平心靜氣三法則”:降低聲音、放慢語速、挺直胸膛,可以在短時間內幫你恢複到理智的狀態中。
2.有所怒、有所不怒
一個成功的“職場刺蝟”與“辦公室怨婦”的最大不同在於,“怨婦”們不分大小一概抱怨,而“刺蝟”們則會精心地挑選批評的問題和對象:首先,隻對重要問題開火,如果關係到工作成果,即便背水,也要一戰,如果隻是不滿公司的飲用水牌子,那還是省省力氣;其次,絕不使用任何針對個人的言辭,對於團隊不和,“這樣會影響工作效率”比“他脾氣不好、性格暴躁”要有力且讓人易於接受。
3.掌握證據、抓住時機
充足的證據能夠使你的批評更具力度、更有針對性,也能夠使問題得到更有效的解決。對於辦事不力的部門或者同事,1000個形容他懶惰和低效率的形容詞,也比不上一句“他的行為使我們的工作進程比原計劃晚了5天”更能引起重視。當然,前提是你的證據必須真實可靠,誇大其詞和捏造證據都是惡劣的行為。另外,找對時機也很重要,關於工作的任何意見,都應該在全體同事麵前公開提出,不但能夠獲得更多的重視,也免於“打小報告”的惡名。
職場中的你,適時地做一回“刺蝟”,未必不是好事,這不但是一種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更能時時提醒大家,每個人都需要為營造一份良好的工作環境而盡力,在“刺蝟”的盔甲之下,是我們對於更和睦、更親密和更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環境的渴望。
《潛伏》裏的職場為人處世
諜戰劇《潛伏》播出後,收視率不僅全線飄紅,更是好評如潮。
除了精彩的諜戰劇情外,它的另一妙筆就是將辦公室政治刻畫得入木三分。如果拿掉曆史背景,國民黨軍統天津站就是個典型的職場縮影:站長吳敬中老謀深算,空出副站長的職位坐山觀虎鬥。而餘則成巧妙地處理與上司吳敬中、同事馬奎、陸橋山和李涯的複雜關係。盡管劇中的官場和現代職場不同,但不少白領將其當成職場教科書,津津樂道。有觀眾說:“看了《潛伏》後,千萬別學馬奎好大喜功,別學李涯暗使黑招,別學陸橋山不擇手段,要學餘則成不懼困難,學餘則成不打小報告。”
俗話說:“人在江湖漂,誰能不挨刀。”行走職場除了要靠膽識、能力過人,還得防止被“暗箭”射傷。讓我們通過《潛伏》中的人物來作為一個精英該如何為人處世。
場禁忌A鋒芒畢露
代表人物:李涯
他是餘則成最大的敵人,聰明機智,但鋒芒畢露,每每比餘則成棋差一著。
案例:接替馬奎出任行動隊隊長的李涯原本潛伏在延安,是代號“佛龕”的國民黨特務。他愚忠愚孝,與餘則成鬥智鬥勇,同時他還與陸橋山明爭暗鬥。可惜,他的信仰錯了,所以人生也就錯了。
分析:在職場中,能力強是最好的晉升保證。但是能力要用在對工作目標的完成上,而不是用來給別人找茬,處處與同事鬥法。
職場禁忌B不善思考
代表人物:馬奎
他有匹夫之勇卻野心很大,是自取滅亡的倒黴蛋。
案例:人高馬大的馬奎一亮相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他懷疑餘則成的身份卻頭腦簡單。他發現站長吳敬中跟漢奸穆連成秘密接觸,中飽私囊,而中共軍調代表鄧銘又是穆連成的同學。因此私下調查站長是否受賄以及通共,最終中了餘則成和左藍設下的反間計,也失去了自己陣營的信任。
分析:想扳倒自己的頂頭上司而上位,相信是哪個上司也不能容忍的。對上級和同事處處懷疑,失去朋友也失去了後援。
學餘則成忍辱負重
劇情回放:餘則成初到天津情報站,身為少校的他首先要麵對的便是中校馬奎。這個情報站行動隊隊長無論從軍銜還是資曆上都比餘則成高一級。因此馬奎雖親自帶餘則成到分配給他的住所,並親自駕車陪餘則成接夫人翠平,但他在熱情背後對餘則成的鄙視和懷疑卻也表現得很是明顯。人生地不熟的餘則成為了順利工作默默承受了馬奎的挑釁。
職場印證:比爾·蓋茨曾經告誡年輕人說:“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隻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
尚未有建樹的餘則成若是逞一時之快,回敬馬奎幾嘴,雖給自己贏了麵子,卻會很快激化矛盾,初來乍到便在單位裏鬧得雞飛狗跳,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別學馬奎好大喜功
劇情回放:行動隊隊長馬奎好大喜功,結果中了餘則成和左藍設下的圈套,以為自己能交換到重要情報的馬奎卻被陸橋山當作地下黨峨眉峰向站長彙報,洗刷不清自己的馬奎隻得被五花大綁送到外地受審。
職場印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職場中人都希望自己業績突出,受到老板賞識。劇中馬奎就是太想證明自己的不凡實力,結果在左藍交換情報的建議下落入圈套。職場中的白領們也不乏大膽冒進之人,職場中,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保持謙虛的態度,腳踏實地,才能最終有所建樹。
學餘則成不打小報告
劇情回放:《潛伏》中的站長吳敬中舉手投足間都體現出老到的“領導藝術”。他對情報站下屬之間的奪權戰了然於胸,但是為了不影響情報站的正常工作,吳敬中假裝不知,從不挑明矛盾。馬奎、陸橋山和李涯都曾向吳敬中狀告餘則成,但是信任餘則成的吳敬中每次卻都三言兩語巧妙地消解了下屬的懷疑。
在情報站的幾個人中,還是餘則成的處理方法最為體麵,凡是有問題,有懷疑,餘則成都向站長吳敬中彙報,這樣既避免了和其他“同事”的矛盾,又使得吳敬中及時掌握了下屬的工作狀態。
職場印證:有問題直接向老板請示彙報。在現實生活中,老板往往會幫助你協調關係或是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很多成功人士都告誡過我們,和老板商量比打小報告、自己周旋更有效果。
職場為人處世拋開四麵鏡子
職場上奮鬥,就像馬拉鬆長跑,相互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有的人得到重用和提升,有的人在原地踏步或頻繁跳槽,還有的甚至被同事們排擠、孤立。也許,大家的工作能力相差無幾,隻是有人給自己戴上了一副無形的“眼鏡”,以這種麵目去為人處世,自然無法將職場看得清楚、明白。
1.反光鏡
顧名思義,一塊透明的玻璃,在鍍銀之前我們可以透過它看到一個清晰的世界,可一旦加上點銀子,就使我們眼中隻剩下自己。戴上“反光鏡”的人,整日盤算的就是自己那點蠅頭小利,做任何事情都會以自我為中心。
典型案例:張銘兩年前應聘到一家事業單位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工作中他認真負責,可很少與同事交流。有一次,他利用雙休日加班,將已經擬定的設計方案自作主張地做了修改,也沒存備份。為此,設計室主任狠狠地批評了他,同事們也隻好陪著他加班趕製設計圖。張銘卻認為自己的設計有創意,心中對主任和同事很是不滿。後來,同科室的同事出差時請他取個包裹,或職稱考試時求他代個班,他都不願意,認為自己做好份內的工作就夠了,沒必要去為別人做什麼。不久後,他便成了單位上的孤家寡人,連去食堂吃飯別人也不願意和他坐在一個餐桌上。
專家點評:在與同事相處時,我們要記得為他人著想和考慮,否則很容易被人誤解為自私、冷漠。因為眼裏沒有別人的人,別人眼裏自然也不會有他。在具體工作中,更不要隻埋頭苦幹不抬頭看路,多聽聽別人的看法和意見,學學他人的經驗和做法,通過相互的溝通、協作,肯定會使你的工作與人緣更加出色。
2.放大鏡
顧名思義,放大鏡可以將眼前的一切放大,透過它,我們隻能見到別人的偉岸和高大,感到自己的渺小與不足。所以用放大鏡看世界的人,總是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
典型案例:一位營銷專家給職場新人講授市場經營的成功案例。台上專家口若懸河,台下新人們齊刷刷地做著記錄,可參加崗前培訓的王莉總覺得專家像是在說“百信鞋業”的經驗,隻是將失敗的案例改為了成功的,於是在課程結束之前她向專家提出了疑問。專家聽了,笑著說:“不錯,前麵我講的例子和數據完全與事實相悖。實際上,我今天並不想傳授營銷課程本身,隻是要告訴大家一個大膽思考、敢於懷疑的經營理念。請記住,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權威。”
專家點評:在職場上請你放下放大鏡片,用欣賞而不是膜拜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們。唯唯諾諾的老好人和“棉花糖”隻能得到別人的同情,而不是尊敬。如果你在某一方麵確實不如人,也請告訴自己:一個木桶的容積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3.凸鏡
顧名思義,在人車湧動的岔路口,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麵交通凸鏡,透過它,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完全縮小的世界。這有點像農戶家養的一群大白鵝,在它們的眼中,人是很小的動物,其他的一切也都是渺小的,所以它們的膽子特別大,動不動就四處攆人。
典型案例:公司一年前來了個海歸派A先生,任策劃部經理。他自恃有洋學曆,又獲過一個國外設計大獎,就到處宣揚自己的才華,動不動用英文訓人,說別人的設計都是垃圾。憑心而論,他的設計確實有獨到之處,可他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讓人很不舒服。所以幾次麵臨提升,老總都以他的設計“叫好不叫座”、“不符合當地實際”為由,沒給他機會。
專家點評:在任何時候,一個處處壓製別人、叫喳喳地把別人風頭搶盡的人,都得不到周圍人的欣賞與欽佩。真正成熟的職場人,不會妄自尊大,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他會隨時放低姿態,謙虛地向上級和同事請教。這樣,擁有了寬廣的胸懷和平和的心態,再加上自己的才華,才能在職場競爭中遊刃有餘。
4.有色鏡
顧名思義,有色鏡可以幫我們擋住烈日,但它也會讓我們眼前的世界失真。因為世上的人和事都在不斷變化,我們不可以用僵化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典型案例:陳蓮從事市場公關工作,一次因為一件小事和同事小謝發生了爭執,後來她就認為小謝處處和自己作對,私下裏從來不和小謝多說一句話。後來小謝要跳槽離開公司,碰巧陳蓮的電腦硬盤出了故障,以前的客戶資料全部丟失,她知道小謝的電腦中有個備份,可不敢告訴她,怕人家看自己的笑話,於是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請人恢複硬盤數據。沒想到,小謝在臨行前已將一張磁盤塞在她的抽屜裏,裏麵有老客戶的資料,還有些新客戶的聯係方式。 本來陳蓮和同事可以合作得很好,可就是因為她用了“有色”眼鏡看對方,才產生了難釋的誤會。
專家點評:有一則寓言故事,說是青蛙背著蠍子一起過河,因為以前有過過結,所以它們各懷心事,怕對方加害自己。到了河中央,蠍子揚了揚毒尾巴,青蛙以為它要蜇自己,便害怕地縮了縮身。於是蠍子感到有水漫到自己腳上,慌亂中將尾巴放下不小心觸在青蛙背上,結果青蛙被蜇死了,蠍子也淹死了……
同事之間有意見、有爭辯是很正常的,但我們一定要學會去化解這些矛盾,其前提就是坦誠地、毫無偏見地與對方進行溝通。“有色”眼鏡會蒙蔽我們溝通的眼睛,請摘下它,這樣給了別人一個機會,也為自己帶來了希望。
職場留下了每個人的汗水和傷痛,也記載著歡笑與成績。拒絕職場的各種“鏡子”,還你我本來的麵目,讓上班成為真正讓人期待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