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路和事業在生活中享有最大的優先權。”這是我恪守的原則。在我的臥室兼工作室的門上,一直貼著早幾年兒子幫我繪製的圖標:請勿打擾(8∶00-12∶00)。
上午是我的“光輝歲月”,我把它獻給了我的最愛——寫作。這一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上午不要打攪媽媽”。
你可以說,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但是我希望——“我的忽略”導致的是“孩子的自我負責”。這正是老子強調的“無為而治”。
記得某天,女同事說她有了孩子以後改變了很多,為了孩子被逼著學習了很多東西。她問:胡楊姐姐你也是這樣嗎?我不客氣地說:我一直沒有因為孩子去學什麼、改變什麼,而一直都在為自己而學習、改變著。
的確,在我這裏,根本不存在“為誰活”“為誰改變”的問題,“我”一直都是第一位的,我珍惜自己的時間和能量。如果有改變發生,那也一定是我內在的需要和訴求,而非外在的。這看似“自私”,其實是一種“培根”行動,是一種更負責、更全麵的人生觀。
女人終有一天會發現:無論你嫁了一個多麼令人滿意的老公、培養了一個多麼優秀的孩子,這些都不能讓你“心滿意足”。因為內在的匱乏永遠無法用外在的獲得來填補。這內在的匱乏就是指沒有充分實現自我的價值,而這是一個人的“根”。
所以很多女人某一時刻猛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而是為家庭、丈夫、孩子活著。
比如現在有很多媽媽,她們的一切都為了孩子,真的是鞠躬盡瘁。其實這樣的“無私奉獻”,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還是轉嫁責任。因為做母親的無形中會把自己的理想、願望“加載”到孩子身上,從而阻礙孩子走他們自己的路。
當然,作為母親她們的出發點都是愛孩子,但是危險的是:這種愛會漸漸地從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成人成才,發展到依賴孩子“對自己的依賴”。
這就是許多教育專家呼籲的“孩子無法成人”的原因之一,尤其會讓男孩子,難以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其實,每個人隻有在“成全自己”的前提下,才可能成全他人、服務他人。否則所有的付出、犧牲都隻是一場另有企圖的陰謀。
人們總說女人是欲望的老虎。我想之所以說女人們欲壑難填,可能跟她們更難於自我價值實現有關。因為你內在越是空虛,就越是需要外物來填充。而以自我滋養的方式活著,就是要注重培養自己的“根係”,即自我價值的實現。
因為自我價值的實現是我們生命的意義。隻要找到了自己的“根”,悉心培養自己的“根係”,人生自然會呈現出日益繁盛的景象。
遺憾的是,很多女人做了“無根”的浮萍。因為“無根”,所以漂泊不定;因為“無根”,所以依賴寄生……
而一份以犧牲自我、服從他人為目標的關係,注定是自我毀滅,害人害己。
事業:另一種親密關係需要承諾
真正繁榮家庭“大樹”的方法,不是犧牲你這棵“小樹”,而是極大程度地繁榮它!
每個女人都希望得到愛情的承諾,也很重視與另一半親密關係的建立和維護。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還有另一種親密關係值得我們投入、付出、經營。那就是我們與事業的親密關係。
“事業”一詞對於我們普通人似乎有點遠大了,將“事業”改為“誌業”也許更合適。我這裏所說的誌業,其實就是前麵提到的屬於我們女人的“繡花針”。“塔莎奶奶”稱自己為“主婦”,其實她有自己的誌業,那就是繪畫。
其實,大多數誌業都是從職業發展而來的,所以一定要注重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為誌業的開花結果留有餘地。
一份工作剛開始可能僅僅是養家糊口的差事,但是那裏可能暗藏著玄機。所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要盡量選擇自己感興趣和愛好的,然後就是持之以恒。
如果工作不是你喜歡的或者是興趣所在,僅僅為了一份薪水不得不拚命為之,那樣即使薪水豐厚,你的內心依然不滿足。因為你與工作之間是相互榨取、討價還價的關係,這樣是很難掘到人生誌業的“金礦”的。
如果一份工作是你的興趣愛好所在,即使薪水不多,但是假若你與工作之間是相互滋養的關係,那麼從長遠看必定會掘出誌業的“金礦”。
我說這些的意思,並不是鼓勵大家都成為職場上的女強人,而是關注自己“根基”的建設,盡量從職業的“礦井”中掘出誌業的“金礦”。
可以說很多人都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缺乏一生“隻掘一口井”的毅力。女人尤其缺乏對人生誌業的追求。因為女人總以為愛情更重要,家庭更重要,老公孩子更重要。卻不明白比這些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而真正繁榮家庭“大樹”的方法,不是犧牲你這棵“小樹”,而是極大程度地繁榮它!
“追求你的人生誌業在某種程度上就像培養一份親密關係,成功的親密關係需要約束和承諾,需要具備無論他把你帶向哪裏都能坦然接受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