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爾容道:“爹爹!若是讓胡馬進了城,別說二十萬兩,我們連身家性命都不保了!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摟著這點錢幹什麼!”
陸炳冷笑道:“北京城裏比我有錢的多了去,怎麼不見他們拿出來貼補國家?卻要我拿出來?胡馬進城?進不來的!讓他們在城外搶上兩天,搶夠了也就回去了,犯不到我們府上!”
李彥直大怒,陸爾容攔住了丈夫,對父親道:“爹爹,你女婿隻是跟你借!李家也是家大業大,等事情過了,隻要大明不亡,你還怕李家還不起不成?”
陸炳想想倒也有理,他隻是愛財,不願把銀子白白去填朝廷這個無底洞,卻不是捧著銀子就得得索索之輩,便道:“若真是借那就好商量了,不過賢婿啊,我還是提醒你一句,你那點家底還是守緊點好,別為了辦朝廷的事奮不顧身!你自己敗家不要緊,我可不想將來我女兒跟著你挨窮!”
李彥直不接他的話,隻道:“我怎麼花錢不勞嶽父費心,總之衝李彥直這三個字,有借就有還!如果嶽父需要借條的話,張福,筆墨伺候!”
陸炳嘿的一笑,說:“借條就不用了,你小子別的不怎麼樣,信用倒還不錯。”當即便命張管家帶人去開庫取銀,不多不少,果然借了李彥直二十萬兩白銀!
李彥直讓人帶了白銀,要出門時,陡見陸府的護衛中頗有強悍之輩,便停下多看了兩眼,陸炳察覺,怒道:“快滾快滾!錢我借了,人絕對不借!”李彥直長歎一聲,心道:“京城其實也有人有錢,隻是都不在朝廷手中罷了。然則這些兵、錢分散於各家各戶,又有何用?真到了城破國亡,大兵臨門,還能靠這幾個、幾十個護衛自保不成?到時候還不是任人宰割!”
然也知道再難說動陸炳,便隻帶了錢回去了,到了西直門甕城,戚繼光已將這裏布置妥當,作為這支軍隊的大本營。同時風啟也趕到了——原來李彥直前往陸家之前就命他去聯係買糧食兵器的事務,這時趕來對李彥直道:“京師兵器控製得好生嚴格,暫時還沒辦法。米糧那邊已和城內九大米商談好,隻是價格恁高了。”說到這裏哼哼道:“這些個奸商!”
李彥直微微一笑,道:“這行當我們在東南時也做過,罵他們不等於罵自己?”
“那怎麼相同!”風啟道:“我們在東南,逢旱災、兵禍,也有把價格抬高的,但敲的多是富戶、海商,而且價格也隻是比平時翻倍而已,還用部分盈利賑濟貧民,所以大家也隻是埋怨兩聲,往後仍做生意。對於一些為國為民出力的人,我們可能還分文不收啊!但現在有國破之憂,這些奸商卻還趁亂打劫,明知道我們是為國出力自己掏腰包,還要我們出一石米十兩銀子的價格……”
李彥直猛地一嗆,叫道:“多少?十兩銀子!”已經是驚呼起來了!
“是啊!”風啟恨聲道:“你說這不是趁亂打劫麼?”
明朝嘉靖年間,一石米的價格約在五錢到一兩之間浮動,京師的米價比外地高些,但一石米叫價十兩那絕對是發國難財了!就算是李彥直也花了好一會才把這口氣咽下,問:“他們能賣多少?”
風啟說道:“他們不肯說實數,但我估量著,他們在城內至少應該也藏有至少五萬石到二十五萬石。”
這個數字看來甚大,但京城有上百萬人口,米商們就算有二十萬石存米,攤到到每個人頭上也沒多少了。
李彥直長長噓了一聲,把胸中那口惡氣排解了,才說:“家裏還有四五萬兩銀子,我又剛借了二十萬,現在我把那借到的二十萬都給你,先買入兩萬石墊底。唉,早知道當初就該開個米鋪!我怎麼就忘了這一節呢!哼!這群奸商!回頭看我們怎麼對付他們!”
一石米是一百二十斤,兩萬石便是兩百四十萬斤,足為這支隊伍的軍糧了,李彥直本來還打算分出一些去接濟商大節,這時卻也舍不得了,心想商大節比自己官大,也許另有辦法。
風啟道:“雖然肉疼,但這糧食總算是解決了。不過武器可怎麼辦呢?”
————————
因之前一些按史料描寫的情景被部分讀者懷疑“不合理”,因此囉嗦一句:本章所描寫當時北京城的空虛情況,均有史實依據,並非阿菩為情節而情節的杜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