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 三奇策(2 / 3)

戚繼光和他所率領的後續部隊,要到第四日才進入海州城,第一撥海路先鋒也到達了。這時嘉靖入南京的消息已經傳開,海盜們聽到消息躍躍欲試,都想打完了北京城,再到南京去逛逛也不錯,戚繼光這一派將領卻頗懷隱憂。李彥直讓他們去打俺答、打海賊,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奉命,但要讓他們去打嘉靖這個“太上皇”,他們未必會抗命,但心裏難保沒有疙瘩了。風啟察覺到他們這樣的想法,心道:“都督所謀甚當,若是真驅遣他們去攻打南京,隻怕我軍亦有隱憂。”

李彥直就在海州升帳,諸將個個臉色沉重,隻是一時都不敢開口,最後才由戚繼光問李彥直是否準備“前往南京”。這“前往”一詞用得也算委婉了,李彥直睨了諸將一眼,用一種訓斥的語氣大聲說道:“咱們是國家的軍隊!為國捍邊、為民除賊才是我們的份內事,至於皇帝的家事,管那麼多幹什麼!”

諸將一聽,全都直了直背脊,心頭都是一震。武將不得幹政,這一點明朝對兵將們本來灌輸得很充分,隻是李彥直此刻又有兵又有錢,又遭逢如此大變,許多將領便忍不住躍躍欲試起來,都想主帥會否趁機取“大富貴”呢?不料得到的卻是李彥直義正詞嚴的回應。

“我們這支大軍之中,有許多是在北京抗胡逐盜時臨時招募的,有一些甚至本來就是胡人、水手出身,可這些都已經是過去了,現在我們的身份是大明海軍都督衙門所部將兵,是國家的軍隊,是領了朝廷的命令到東南來平滅海寇、整頓海防、守衛海疆的,至於那些未經廷議的亂命,管他是皇家權貴也好,士林大臣也好,都無須理會。聽清楚了嗎?”

諸將一起應道:“聽清楚了!”

戚繼光等心懷忠義的將領自得李彥直這番訓斥,先是一陣慚愧,慚愧自己看低了李彥直將他當成軍閥之流了,跟著又是一陣感動,再跟著便是內心深處的欣喜,欣喜的卻是自己能攤上這麼個好上司。不過,仍有謹慎點的將領擔心皇家爭端遲早會波及海軍都督府。

“不要理那麼多,隻要大夥兒好好統兵,好好打仗,上麵不管發生什麼變故,什麼風險,都有我給大夥兒頂著。”李彥直說這幾句話時充滿了自信,加上他的累勝之威,霸氣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諸將一聽齊聲應好,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直腸直肚的漢子,對那些文官搞的權謀都頗為反感,所以李彥直的這個決定便得到了他們的由衷讚同。

諸將歸心之後,李彥直這才分派兵船戰馬,準備陸續進駐上海,卻又將戚繼光單獨叫了來說:“元敬,當初我們在北京征兵練兵,你曾說那裏的兵源極不理想。隻是當時我們既沒權,又沒錢,更沒時間,所以隻能將就。現在帶的這支隊伍,陸戰部隊說精銳那是和那些衛所贅兵比,其實隻算堪戰,至於海戰部隊,紀律又還不夠嚴明。現在我們錢糧和權力都有了,我便想在打擊海盜的同時,把這支大軍好好整頓整頓。”

戚繼光問:“李都督想如何整頓。”

李彥直道:“我想雙管齊下,分兩路進行,一邊是整頓舊軍,一邊再籌建一支適合東南氣候、地形的新軍。到上海之後,整頓舊軍方麵我會負責,你則去在東南幫都督府挑選一批良好的兵種子回來,訓練一支新軍。到時候我來做總督導,你做副總督導。”

戚繼光用兵傾向於未戰之前,先練精兵,並不推崇在戰場上使奇謀秘計,所以他對選兵、練兵、選將、練將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李彥直委以此任,如何不叫他大生知己之感?雙拳重重一抱:“都督,屬下領命!”

李彥直便給他配備了關防印信,屬吏從幕,又撥了一批銀兩給他,說道:“軍餉方麵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武器方麵我也會購買,我到上海之後還會籌建一個軍械工坊,如果你需要創製新的武器,到時候可以交代軍械工坊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