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其實是退燒(3)(1 / 1)

開閘放水地應急救市,用的是激素療法,就像推注腎上腺素搶救心髒驟停,屬於凱恩斯式的治標不治本的短期策略。誰都知道,激素是速效療法,不是病因性治療,有著亢進、失衡的副作用。激素療法,又叫激素替代或激素補充。靠信貸與投資刺激增長,就是替代和補充內外需的不足,也像中樞發燒是要抗擊手腳冰冷一樣。“私人購買力不足,開出的藥方明擺著就是政府支出。總之,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政府花掉足夠多的錢去補齊不足。”然而這個貌似有理的“補齊不足”,在黑茲利特看來像一道障眼法:“其實,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後都必須靠納稅人來買單,都必須通過征稅來彌補。”因而,黑茲利特指出政府實際上是拆了東牆補西牆,是挖肉補瘡--從原本不足的私人購買力裏抽取錢,再拿去補齊私人購買力的不足。

正因為激素替代在本質上,是個挖肉補瘡的飲鴆止渴療法,所以,用過激素的人都知道,激素產生短暫亢進,後遺症卻是先通脹,後乏力。說穿了,激素療法的實質,是政府靠印錢投資,靠印錢增長;是民間靠泡沫發財、靠泡沫致富。

我們不妨剝洋蔥一樣,一層深過一層地逐層剝開,去看一個行業接著一個行業的衰退來襲:1.先是領軍的旗艦產業建築業的收縮,拖累了一長串產業鏈的下滑。政府用5年3600萬套保障房工程,來狙擊建築業的衰退。2.鐵道部欠債近2.5萬億,基建縮減超過60%。4萬億在建續建工程虎頭蛇尾,2012年僅有5000億用於複工,公路建設也是強弩之末了。3.前20年增長最快的進出口,已連續兩年增長乏力了。4.支撐大規模城建的遷居、購房熱潮也已退潮了。5.代表投資與製造業景氣指標的鋼材增量、水泥增量、造船、有色金屬增量、進而是家電增量、汽車增量都下樓梯般地階梯狀下滑了。總之,僅一個樓市退燒,就拖累了建材、裝修、汽車與家電一齊轉冷。如今你在上海,發現房展會的門庭冷落,會拖累國美、蘇寧和永樂電器的櫃台撤並,還會拖累南京西路上的超市與大食代關張歇業。需求不振,產能過剩,導致投資下降,進出口下降,3架增長引擎全都怠速運行了,不是嗎?

奧肯發現了一個“GDP犧牲率”定律,發現犧牲GDP增長率是反通脹的必要成本。市場退燒,是經濟的病後自愈,也是體力透支後的休養生息。經濟發生衰退,表明市場開始了休養生息,開始自我療傷、自我康複了。因此,害怕衰退是沒道理的。前邊說過,通縮是反通脹的最佳武器,衰退就是擺脫滯脹的唯一逃生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