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比衰退可怕(2)(1 / 1)

說通脹是偷錢,還真不冤枉它。通脹的確被隱藏起來,秘而不宣。國內采樣缺損、丟失樣本的CPI指數(即通脹率)就涉嫌化了妝,整了容,隱藏了通脹。中國社科院有學者獨立計算後認為,無論是原有的CPI權重,還是過去5年來通過人為調整,官方發布的CPI,大約被係統地低估了7%。也就是說,當名義CPI是3%的時候,實際通脹率已是10%的兩位數了。通脹嚴重,才會有提高通脹容忍度的說法。但朱鎔基一聽到通脹無害論就光火,他曾批評某著名經濟學家說:“什麼通脹不是主要問題,我為了高通脹已到了食不甘、眠不安的程度!”你肯定記得,朱鎔基當年接手李貴鮮的央行行長職務,鐵腕治理通脹。怎麼治理?“抑製通貨膨脹的唯一方法是關閉貨幣水龍頭。”(弗裏德曼語)他1993年6月在全國銀行行長會議上約法三章,限令3個月內收回“股票熱、房地產熱、開發區熱”的違規貸款,逾期將追究行長們的責任。你還記得電視上行長們麵麵相覷的一幕嗎?

居民消費的最大負累,有“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的“三座大山”之說,卻沒有“吃不上飯”一說吧?但在國家統計局的CPI權重中,住房、醫療、教育3項合計占比才27.5%,比食品權重的33.6%還低6%。也就是說,居民倍感沉重的“三座大山”,加起來也抵不上食品一個單項。樣本丟失這麼多,權重占比這麼失真,CPI被低估還奇怪嗎?

這一輪通脹不同以往的最大特點,是貨幣泡沫率先催生出資產泡沫。2004年之後,票子先在房子上毛了,高漲的房價成了通脹的先頭部隊。但CPI指數中不含房價,住房類消費的權重又低得極不合理,因此,不但翻番的房價沒有計入CPI,就連逐年攀高的居民住房消費,也未計入CPI,通脹不就等於被隱藏了?

不說房價的攀高,隻說住房類消費的攀高;也不說住房類的大宗消費,隻說住房的日常流水花費,近年來就連連攀高,不堪重負。為什麼?因為這類消費是國企壟斷、強迫交易的。國內水電油氣暖、電話電視網絡等價格幾乎全球最貴,帶起了住房類消費所占消費比重全球最高。過年回家的人都知道,你人走屋空了,但短期外出,你的房租、物業費、電梯費、維修基金、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用電公攤、停車、暖氣、電話、電視、網絡等一疊單子,雖沒有消費,也得繳費。我過年回到鎖門已久的家中,跟你回來入住一樣,雖然半年多沒有消費,但仍得繳納一遝收費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