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那是牧師的語言。他們對任何人都宣稱他們知道曆史往哪裏走。我喜歡美國人的關於我的國家的價值觀和製度的說法。並且我期望你的國家如此。但是,坦率地說,我不能認為你們的國家將是富裕的和民主的。但是說實話,你描繪出了。因為你們將實現的民主可能是與美國的不同的,你們的價值觀可能同我們的是相當不同的。但美國人慣常做的,是在世界擴展美國的價值觀。我認為,那是關於帝國問題的核心。
“新帝國論”興起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是美國的綜合實力經過90年代的發展有了大幅度提升,美國不僅未像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中所預言的那樣走向衰落,反倒是更加強盛,與其他大國的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就連保羅·肯尼迪也開始修正其過去的觀點,感歎美國目前的實力確實“無人可敵”。 特別是“9·11”後展開的反恐戰爭,更顯示了美國無與倫比的軍事實力。美國的一些戰略家們開始思考,如何充分運用美國的超強實力來為美國的霸權戰略服務。
另一方麵是新保守主義的興起。新保守主義者是“新帝國論”的主要鼓吹者。新保守主義的基本理念是:第一,信奉武力,主張用軍事力量來維持世界秩序;第二,極力主張在世界推進民主,將世界簡單分成善良和邪惡兩部分,並將民主作為衡量善良與邪惡勢力的主要標準。新保守主義是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有機結合體。在崇尚武力上,新保守主義者繼承了現實主義傳統;而在強調推進民主上,他們又與威爾遜主義如出一轍,實際上,新保守主義就是自由主義的極端派。在外交上,新保守主義的一大特點就是奉行單邊主義。盡管新保守主義者有時也搞一點“菜單式”的多邊主義,但相比之下,他們更青睞單邊主義。用新保守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沃爾福威茨的話說就是:不管扮演何種角色,美國都應是單邊主義國家。“我們的朋友將受到保護,敵人將受到懲罰。那些拒絕支持我們的人將為他們的做法而後悔。”在戰略上,新保守主義將民主改造伊斯蘭世界作為美國當前的戰略重心,並將之與反恐和防擴聯係起來,認為這是實現反恐和防擴戰略目標的根本途徑。在伊拉克,進而在中東實現民主化,是新保守主義者所宣稱的“倒薩”的主要理由。
新保守主義與布什所信奉的傳統保守主義有一定的差別,雖然在基本價值觀上有相同之處,但前者更加激進。新保守主義者在2000年大選時普遍支持布什的黨內競爭對手約翰·麥凱恩,在麥凱恩初選失利後投向布什陣營。布什政府上台後,他們不少人在布什政府內謀到職位,不過起初並未受器重。那時他們就提出推翻薩達姆政權、在中東傳播美國民主理想的主張,但未被采納。“9·11”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本領的機遇,他們的一些激進主張逐漸被布什政府內決定政策的老保守主義者采納。在“倒薩”問題上,新老保守主義達成了共識。“倒薩”的成功也提高了新保守主義的影響和地位。
新保守主義興起與布什政府上台有直接的關係。布什政府本來就具有保守主義傾向,它是始於20世紀60年代保守主義革命的產物。布什內閣是有史以來最具保守主義色彩的內閣。布什本人是保守主義的信徒,分享著新保守主義的一些理念。比如在民主問題上,布什就說過:“推廣民主的價值觀明顯符合世界利益,因為穩定、自由的國家不會培養出謀殺的意識形態。他們鼓勵人們以和平的方式追求更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總統和政府自然為新保守主義的成長創造了非常適宜的土壤和氣候。布什所代表的傳統保守主義和新保守主義實際上是一個陣營中的兩支部隊,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所以在“新帝國”問題上,新老保守主義同流合汙。
“9·11事件”為新保守主義興起創造了絕好的契機。一方麵,“9·11”使美國的國內安全問題凸顯出來,從而使主張贖武主義的新保守主義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麵,“9·11”展示出了國際社會存在著的“反美主義”(所謂反美主義是對美國政府、人民或者其生活方式的強烈反感甚至仇恨,它可以是對美國人的不滿以及不認可,就像很多歐洲人所表現出的那樣,也可以是針對美國的暴力活動,例如“9·11”恐怖襲擊)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而新保守主義就是對“9·11”式反美主義的一種反思。從某種意義上說,新保守主義所提出的政策主張,是極端美國民族主義思想意識的體現,他們將美國的利益絕對化,看成是高於世界各國、各民族以及世界整體利益的東西。在他們看來,美國人是上帝的選民,美國是“山巔之城”,民主楷模,偉大國家,應該成為世界的領導者。而美國也有義務來稟承上帝的旨意來發揮領導作用。而“9·11”所展示出來的反美主義,表明世界上的那些失敗國家和人群,不僅不願接受美國的領導,而且還妒忌、仇視美國,試圖采用恐怖襲擊這樣的卑鄙手段來打擊美國。對這些反美主義分子(包括恐怖主義分子及其支持者),美國必須以牙還牙,給與痛擊、剿滅。他們認為,在世界推進民主是消除反美主義的最好方式。如果世界都實現民主製度了,世界各國自然都會親近而不是反對、仇視美國這個民主楷模,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也自然容易得到保證。新保守主義者還將美國的實力神化,以為美國擁有空前強大的實力,完全可以憑借實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新保守主義在美國有著深厚的政治文化基礎,所以,在美國這樣一個崇尚自由民主的國度裏滋生出“新帝國論”這樣看似有悖民主思想和時代觀念的思潮,是不足為奇的。不過,畢竟“帝國”和“帝國主義”這些字眼在當今世界是讓人“反感”的,而且與之相應的對外戰略和政策也確實是不符合時代潮流的。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當今世界,建立“新帝國”恐怕到頭來隻是一場夢。
問:新保守主義在國際事物中為什麼強調民主?
答:他們大概相信民主的重要性。但我認為,他們傾向於強調“親美國主義”。他們假定,美國在反恐中能夠擁有盟友。我意指,幫助美國的國家不一定是民主的。美國在阿富汗依靠中亞國家的合作,它們像巴基斯坦一樣,不是民主國家。沙特阿拉伯在反恐戰爭中是美國的盟友,但它不是民主國家。所以,我認為,新保守主義,他們首先關心的是這些國家是否親美。我想,他們相信民主國家更傾向於親美。我想,對他們來說,基本的是確立是否親美。他們是否成為民主國家是第二位的。他們談論很多擴展民主的重要性,談論人權的重要性。但在實踐中,他們的真正意圖是建立和維持親美政權。
問:新保守主義對布什政府的對外政策影響很大嗎?
答:是的。他們是鷹派,他們是帝國主義者,他們是自由帝國主義者。他們並不是簡單地在基本政策上做出決定,而是要用意識形態來整治世界。他們將美國的力量看成是實現那個目標的重要工具。新保守主義不是經典的保守主義。推動美國打伊拉克的人是新保守主義者。現在他們在伊拉克遇到麻煩,使得很多人懷疑他們的理論。如果在拿下巴格達後他們沒有遇到麻煩,如果一切都順利,他們現在也許在北朝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