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大環境:推動中美合作的無形之手(1 / 2)

考察未來的中美關係還需要考慮中美關係發展的外部環境。外部大環境就像是一隻無形的手,推動大國關係朝一定的方向發展,而大國很難抗拒這種推力。在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時代。弱肉強食、列強爭霸的大環境決定了大國要走向衝突。而在和平與發展、多極化和全球化的時代,大國關係趨向於合作。

一、多極世界: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多極化是大趨勢。就連一些持傳統現實主義觀點的戰略專家如米爾斯海默也認為未來世界會出現三極格局,即美國、中國和歐洲。陸伯斌也認為未來世界會出現三極格局,隻不過這三極將是美、中、俄。更多的學者認為,未來世界將是以美、中、俄、歐、日、印為主要力量中心的多極格局。不管是幾極,在多極世界中,任何兩個大國衝突的結果都是使其他大國獲漁人之利,而衝突的雙方則兩敗俱傷。

問:您怎樣看未來的大國關係與世界格局?

答:在經濟上,有三個力量中心,美國、西歐和東亞。東亞是個有點複雜的概念,包括日本、中國甚至韓國。經濟上,有三個區域。它們將相互競爭。在地理上,歐洲將統一起來。我認為,通過擴大,歐洲將更加強大。一個強大的歐洲是一個更加自主的單位。至於東亞,我的觀點是,在未來20至25年,它們有可能走到一起,甚至更早一點。很難說用什麼模式,畢竟曆史上它們的關係那樣緊張。

我認為,俄羅斯將靠向西歐,它已經同西歐更貼近。世界其他部分即所謂的南方,正試圖創建一個所謂的21國集團。這是個良好開端。但是巴西、印度、南非和其他一些國家正緩步走向某種政治聯盟,那可能會改變世界地緣政治形勢。還有原教旨主義,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所有這些是個複雜的圖景,將發生什麼事情,是很不確定的。它是個很危險的世界,因為人們將幹各種各樣的事情。他們已經在幹很多事情。我還認為,核擴散是個確定無疑的事情。沒有什麼能阻止它。北朝鮮將不會放棄他們的核武器。如果他們不放棄,南朝鮮、日本將變成核國家。我認為,巴西將變成核國家,南非曾是核國家,它也可能恢複為核國家。還有很多其他國家。所以核武器將擴散到世界各地。不過,那不是令人絕望的形勢,那不是世界的末日。我經常說我們離核戰爭越來越遠。一切都依賴某種自我約束,每一個國家都需要自我約束。

二、全球化:“地球村民”同舟共濟

在全球化時代,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共同利益增多。這有利於促進大國之間的合作,而不是對抗與衝突。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班寧·蓋瑞特認為:“不像蘇聯及其盟國,當今所有主要強國為了它們的繁榮與安全,都依賴美國領導下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都需要美國。美國也需要同它們的關係(特別是同像中國這樣龐大且在經濟上越來越重要的國家的關係),以幫助維持美國的繁榮與安全。”在全球化時代,“大國之間的戰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美國政要,如鮑威爾和賴斯,也有這樣的看法和言論。

問:傳統現實主義者認為,不管中國是否實現民主,中國強大肯定會成為美國的對手。你怎樣評價這種觀點?

答:這些人曾聲稱,當德國和日本變得更強大時,它們就會不可避免地成為美國的敵人,但二戰後那沒有發生。我的意思是,日本擁有世界第三大軍隊或武裝力量,按現實主義者的理論,美國應該把日本看成是對手。

我認為,現實主義不僅存在於美國,也存在於中國,因為中國絕大多數官員比世界任何其他人都更現實主義。但是現實世界已發生很大變化,比如全球化使人們更關注經濟利益,一些歐洲國家之間已無邊境。當我們觀察變動中的世界時,我們看到,我們至少在同時玩兩場不同的球。一個是經典現實主義的球,大國用懷疑的目標互相審視。人們的意願和人類的本性不會改變。但那要受兩件事的影響。一是國家間政治和文化關係的性質,這並不隻是一場球的遊戲,不一定要有輸贏。第二件事就發生在另一場球賽中。這場球賽就是全球化。它增大了經濟等問題的重要性。全球化創造了更密切的國家關係,使財富增加,雙方在貿易關係中互惠。問題的關鍵是理解兩場球賽之間的關係。比如說,我們確信中國的學者和美國的一些現實主義者曾經為俄羅斯轉向西方的方式而震驚,按照經典現實主義理論,它應當轉向中國。但是它沒有。原因恐怕在於另一場球(全球化)。所以你必須看到兩場球之間的關係。隻玩一場球將會犯錯誤。

問:您認為全球化對中美關係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答:目前,美國的世界經濟政策是依靠日本和中國,因為沒有它們購買美國的債券,美元就會崩潰。現在中國和日本正尋求自己的利益。中國擔心它的經濟激增會崩潰,盡力擴大出口能力。你們還有內部壓力。20%的人口,即精英,幹得相當好。他們肯定不要經濟結構崩潰。所以,我不認為中美關係緊張是世界的最大問題,那不是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