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內憂外患:難以走出山坳的中國(1 / 3)

除了上述促使中美避免衝突、增強合作的因素外,還有一些因素也會間接影響美國對華戰略的調整。較為突出的有兩個,即中國崛起的不確定性和中國同周邊國家關係的複雜性。

一、遙遠的崛起之路

有些美國戰略專家認為,中國離真正實現崛起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要麵對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如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生態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政治社會穩定問題、政治體製改革問題等等,能否最終實現崛起,還是不確定的。就拿經濟發展來說,中國經濟已經實現持續25年的高速增長,在未來20年內,繼續保持同樣的高速增長將非常困難,世界上也沒有先例。如果中國的發展遇到困難,國力增長的速度就會放慢,美國也就可以減緩把中國作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的戰略調整進程。

問:現在美國學界和政界都很關注中國和平崛起這個話題,您對這個話題有什麼看法?

答:我正教授一門關於當代世界事務的課程。我們考察像環境發展、人口發展、國際貿易這樣的全球事務。現在我們正看不同的地區,也關注崛起的中國。10天前,在《金融時報》有一篇很長的關於中國迅速發展的文章。有一組關於中國外交事務的文章。學生們將閱讀並討論它們。

大概學生們首先會提出“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迅速發展是否會伴隨大起大落?”、“都有哪些不確定性?”等問題。其次,中國迅速發展能否不以毀壞環境為代價?第三,社會主要階層是否會同等受益?或者說,是否會出現一些億萬富翁,同時卻有大量的貧困的農民。第四,中國經濟變遷和社會變遷是否最終導致政治體製的變遷?如果你改變了經濟基礎,政治製度也將改變。這種情況會在中國發生嗎?第五,中國財富的增長、富人的增加是否會轉化成軍事能力的增長和防務擴張?最後一個問題,中國與其鄰國及美國的關係會如何?這些關係會隨著中國實力的上升而變化嗎?

沒人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對我來說,它們似乎是人們正發問的問題,是最經常被問及的帶預見性的問題。中國能否實現可持續增長?它是否會傷害環境?是否改變國內政治,特別是共產黨的作用?它是否會影響同鄰國的關係?中國會成為軍事上更強大的國家嗎?

問:您認為20年後,中國的綜合國力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嗎?

答:那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中國內部會發生什麼。如果中國繼續在民主方麵有進步,繼續發展龐大的中間階級,我想,中國大概將變得更民主。因為我認為,當有了一個龐大的中間階級的時候,是很難再維持威權體製的。我認為,憲政文化對實現民主非常重要。所以我不認為,中國走向民主已經具備了文化載體。在威權體製下,中國經濟一旦表現不好,就會引發大麻煩。

問:您認為中國能實現和平崛起嗎?

答:我不知道怎樣能預測中國成為一個像美國一樣強大國家的潛力。這依賴於它維持穩定和政權合法性的能力。保持經濟在很長時間內高速發展是很難的。在90年代,日本是主導力量,但在後來10年它遇到很多問題。所以,預測是很難的。我不知道中國怎麼能成在某一天成為像美國這樣強的國家。

問:您提到,有許多因素在製約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就國內政治來說,主要是什麼?

答:中國國內政治不僅影響著中國自身的發展,也影響到對外關係和國家統一問題。目前中國國內政治有三個問題比較突出:

一是權力結構。中央層次存在著實際上的二元結構。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央集權很必要,尤其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但是中央應當適當地與地方分權,發揮地方政權的積極性。

二是道德問題。現在給人們的印象是,中國人很不講道德,隻認錢。“發展是硬道理”沒有錯,但發展並不是一切。不講道德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

三是宗教問題。中國過去將宗教看成是社會的消極力量,其實不是這樣。在美國,宗教對穩定社會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人們遇到不好的事情,不是怪政府,而是怨上帝。宗教是緩解政府與社會關係的緩衝器。中國現在仍然沒有充分重視宗教的作用。人們有了問題,就將責任推到政府和共產黨的頭上。這不利於社會長期穩定,也不利於維護共產黨的執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