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四百擊03(1 / 2)

那家小書店是城中的第一家私人書店。老板姓尹,是個不得誌而愛好讀書的農村青年。現在想起好多細節,他的日子應該過得很苦。建明放學後就去那裏看書,什麼書都看,一直到不得不回家吃飯。有些書喜歡就順手牽回去,不知不覺竟然攢下很多,建明覺得自己少年時就流露了藏書家的氣質。尹常說,建明這小夥子以後會做大官。大官是什麼,少年的他不知。很久以後建明終於長大,但沒做大官,當了一名內向的頹廢青年。尹不會想到。尹還不會想到,他每年看的若幹部電視劇和電影中,就有當年他曾關注的小朋友的名字。

在少年的世界,布景簡單,人物稀少。整個世界似乎由建明自己導演,他熟悉每個配角。南關西村口有棵梧桐樹,建明的懵懂時期的第一個女友陳便居住在此樹旁。十四歲那年,梧桐樹下建明獻出了初吻,由此開始了一個浪子聲名狼藉的故事。少年時期建明已經成為十元戶,擁有資產二十元。那是生鐵八分五一斤,紙盒子五分一斤的年代。有一段時間為了快速增加資產,建明偷了很多別人家的鎖砸出銅芯賣錢。那是個高風險行業。另外一個固定收入是家裏養的安哥拉長毛兔,每周固定賣兔毛,兩元多的收入建明總是自作主張收取百分之十的傭金。除了買高檔奶油冰棍,最大的消費就是兩毛錢的錄像。自從看了《塞外奪寶》《八大門派》之後,建明就成了一個影迷。多年後他和香港老導演談起這些古老的片子時,對方咂舌不已,驚訝於他海量的看片量。每個周末建明都在錄像廳度過,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二十歲,大大培養了他對香港爛片的忍耐力。

城中僅有幾處飯館,而少年建明已是常客,狀元街口的酸梅湯和水煎包、東關大酒店的狗不理包子、小馬飯店的鍋塌肉片、趕集時候的杜家肉包子和羊湯配麵魚。賣完生鐵後生活會有些奢侈,他常常不可控製地吃完狗不理就後悔。由此,多年以後建明亂花錢的習慣依舊被羅敏嘮叨。新華書店離水煎包不遠,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會打八折,店員總是仔細地在書後麵蓋上印章,現在的書店已經沒有這個習慣。

建明想到這些,覺得從十二歲以來所有的生活習慣已經和現在一樣,買書、四處亂走,胡吃海塞。而成年來的生活一直重複,不斷進行版本升級而已。這個發現,讓人感覺世事滄桑而虛無。建明趕在人民群眾大批下班前坐公汽返回,夕陽正好,漫漫長夜,適合自由人自由地暢想。建明用電腦敲出第一行字“深夜的羅莊響起了槍聲”,覺得故事差不多可以展開了,就踏踏實實先睡去了。這是建明獨居的第二夜,並沒有想象中精彩。

次日一早,他醒來就覺得不對勁,一摸內褲,奇跡啊。竟然夢遺了,做了什麼夢,竟然不記得了。建明覺得很委屈,毫無征兆地,竟然夢遺了。他這才想起來,自己已經很久沒那個了,上一次還是一個月前偶爾和羅敏。這一個多月,建明做到了心如止水。他一邊苦笑,一邊覺得自己很偉大,原來,女人並不是男人的必需品,隻是在需要的時候很需要。建明洗完澡,換好新內褲,忍不住微笑了,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北京幾十萬夢遺者中的高齡人物。由夢遺想到性,由性想到斯雨,很多過往的畫麵浮上心頭。這個上午,建明有點兒坐立不安。呆坐著,打了幾個字,創意木然。這是劇本綜合征的早期,如果再這麼下去,當事人會覺得沮喪,然後開始不自信,最後會徹底否定自己。堅強的,會從否定中爬起來,重新開始寫作;懦弱的,會變本加厲,甚至會退定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