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法國智慧(5)(2 / 3)

拿破侖的戎馬生涯矛盾重重,變化莫測。他在戰術上的指揮天才令人拍手叫絕,如果僅從這方麵來判斷,也許可以把他看做是超乎時空的最偉大的將軍。但是從重大的戰略上來看,他卻犯下令人瞠目的錯誤,如對埃及和俄國的入侵。拿破侖的戰略錯誤非常嚴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將軍。毫無疑問,評價一位將軍是否偉大的一個標準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傷亡。因此評價像亞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兒這樣最偉大的將軍就不會引起爭論,因為他們的軍隊從未打過敗仗。

拿破侖最終被打敗了,因而他在國外征服的領土也如漫天浮雲,隨風飄散。1815年他最終失敗後,法蘭西占據的領土比1789年革命爆發時還要少些。

毫無疑問,拿破侖是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人們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並論,但是兩者之間有著極其重要的區別。希特勒是用幻想構建社會並用最簡單的方法將其實現,而拿破侖則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機會主義者,他對聳人聽聞的大屠殺沒有特別的興趣,他寧願用時間看看地圖考慮下一個進攻目標,使自己戴上戰神的桂冠。拿破侖的統治無論從哪一個方麵來看都不能和納粹集中營相比。

而隨著軍事冒險的不斷成功,拿破侖對權力與勝利的崇拜已到了玩世不恭的程度,他說:“要主宰世界隻有一個訣竅,那就是要強大,因為力量強大就無所謂錯誤,也沒有幻想可言。這是赤裸裸的真理。”

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拿破侖對自己的駐俄大使,力勸他不去征討俄國的科蘭古不屑一顧地說:“一場漂亮仗會使亞曆山大(俄皇)清醒過來。”即使是在他從俄羅斯铩羽而歸之時,還是拒絕了奧地利外相梅特涅的調停建議。我們回顧拿破侖帝國的曆史,不難發現,在1812年以前,法國與歐洲國家簽訂的《亞眠和約》與《提爾西特和約》,都承認了法國在歐陸的特權和優勢,如果他在那時收手,作一個“仁慈的霸主”,就有可能保持住這種地位。但他欲壑難填,要做與中世紀查理曼大帝相當的皇帝,最終把幾乎歐洲所有的國家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麵,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拿破侖名聲顯赫,人們容易過高地估計他的影響。他在短期內的影響確實很大,比亞曆山大大帝也許還要大,雖然遠不如希特勒(據估計在拿破侖戰爭中死亡的法國士兵將近50萬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德國人有800萬名)。無論如何,拿破侖的活動在數目上和對其同代人生活的影響都遠不如希特勒。

從長期影響來看,拿破侖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亞曆山大。

拿破侖在法蘭西帝國進行了廣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蘭西帝國人口還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實地看待這樣的政治改革。從對法蘭西帝國個人生活的影響來看,他的改革遠遠不如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發生的規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據說拿破侖時代為鞏固法國革命時期的成果和確保法國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時機。因此在1815年法國君主製度最終複辟時,這些變化已經如此深入人心,恢複舊製度的社會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變化是發生在拿破侖之前,1799年拿破侖開始執政時若要回到原來狀態看來就已經為時過晚了。盡管拿破侖自己有建立君主製的野心,他還是為在全歐洲傳播法國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侖對拉丁美洲的曆史也有巨大的間接影響。他對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實力,使它在幾年的時間裏不能控製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這個實際上的自治時期,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開始了。

拿破侖做了一筆交易,這件事看來和他的主要意圖無關,然而卻成為他一生中產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響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侖向美國出售了一片遼闊的土地。他認識到要保衛法蘭西共和國在北美占據的土地不受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掠奪,想必是非常困難的,此外他資金缺乏。路易安那契約也許是整個曆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土地轉讓,使美國成為一個接近占有一個洲的麵積的國家。如果沒有路易安那契約,就很難預料美國將會是個什麼樣子,肯定與今日的美國迥然不同;沒有路易安那契約,美國能否成為一個強國都很難說。

當然拿破侖並不是促成簽訂路易安那契約的唯一因素,美國政府顯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法蘭西共和國要價非常低廉,似乎無論哪屆美國政府都有可能願意做這筆生意,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出售路易安那領土的決定卻隻是通過拿破侖一個人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