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法國智慧(8)(3 / 3)

啟蒙運動早期的另一個著名的沙龍是朗貝爾侯爵夫人所創辦的,開始是個貴族沙龍,花園和草地成為他們附庸風雅的最佳場所。後來,朗貝爾侯爵夫人的沙龍向她同時代最先進的思想家敞開了大門。從1710年到1733年,她那富有權威的文學沙龍被視為成名的必修課。她的沙龍裏不僅有社會名流、學者,而且也有最著名的藝術家,其獨具匠心的設計使她的沙龍風靡了巴黎,並令她的對手心悅誠服。

巴黎貴婦的沙龍是憑借她們丈夫的經濟實力和她們吸引人才能力的結合,然而巴黎還有一個修女創辦的沙龍,它屬於一個叫亞曆山德琳娜·德·唐森的女人。

唐森是一個經曆充沛、征服欲很強的美人,盡管她曾是法國裏昂的帶薪修女,但是她從來沒有任何宗教的使命感。

1710年她來到巴黎,極其適應這裏的放蕩習俗,並和一個炮兵少尉關係密切,她在懷孕後,遭到拋棄。令她欣慰的是,生下的孩子就是後來法國著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達蘭貝爾。

為了生存,唐森對一位銀行家大耍手腕,終於哄他同意在法國從事金融投機活動,使她的資金來源有了保障。她生活闊綽,還定期舉辦沙龍。哲學家伏爾泰、孟德斯鳩,小說家普雷沃,戲劇家馬裏沃等都是沙龍的積極參與者。他們盡顯自己的才能,以獲取女主人的好感,女主人的風流滿足了沙龍客人的需要。但是女主人的過分放縱的氣質同時給她惹了麻煩:1726年她早先的情夫,一個有名望的金融家在沙龍裏當眾指責她不忠,並使他耗盡了財富,說畢當場自殺身亡。當唐森被關進監獄後,前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關她的巴士底獄一時竟成了雲集巴黎頭麵人物的文學沙龍。國王聞知後,盡快釋放了唐森。

在動蕩的革命年代,政治俱樂部的風頭盛過沙龍,但貴族的社交並沒有停止。他們全都蟄居在遠離炮火的巴黎鄉下,其中愛爾維修的寡妻“小貓”的沙龍最負盛名。“小貓”去世後,索菲婭的政治沙龍成為革命人士集中的中心,但遭到拿破侖的反感,他甚至粗暴地對索菲婭說:

“我不喜歡女人過問政治。”她答道:“將軍,您說得有理,但在一個可能被砍腦袋的國家裏,她們自然希望知道這是為什麼?”

19世紀也是法國沙龍文化的興盛時代,法蘭西的偉大文人如雨果、巴爾紮克、夏多布裏昂、大仲馬等頻繁出入貝裏公爵夫人或雷卡米耶夫人沙龍。第二帝國時期,文人在咖啡館或小酒店聚會已經成為時髦,但是沙龍仍然是占統治地位的聚會場所,從中還能體會到法國上流社會婦女是如何證明自己的價值的。

19世紀末最有影響的沙龍是格勒福赫伯爵夫人的沙龍,伯爵夫人是卡拉芒一希梅親王的長女,1878年她嫁給比利時銀行世家的繼承人。

伯爵夫人堪稱法國上流社會中最完美的絕世佳人,她的容貌舉世無雙,她迷人的笑聲像琴聲一樣悅耳、響亮,她在法蘭西劇院的包廂是“聖殿”,是“至高無上的地方”。由於伯爵夫人的個人魅力,她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沙龍。她不但在法國推廣外國文化,而且為增進英法關係做出了貢獻,1904年的《英法協約》就是在她的斡旋下簽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敲響了舊式沙龍的喪鍾。盡管沙龍沒有銷聲匿跡,但它的文學構思越來越脫離上流社會的圈子,文藝評論代替了宮廷貴婦。法國上流社會婦女顯示自己的舞台也隨之消失了。在新的世紀裏,中產階級的婦女逐漸登上曆史的舞台,她們以另一種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