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革命老區如何崛起(4)(1 / 3)

而旅遊行業,是紅安未來著力發展的第三產業的核心。作為“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現存革命遺址遺跡340多處,但是,紅安的旅遊資源,尚未全國知名,甚至在湖北省內,亦並非特別強勢。在未來,紅安不應該分散旅遊資源,而應該集中開發某一個最富有特色的區域。紅安可以在北部的七裏坪鎮集中開發旅遊資源,如天台山、對天河漂流、香山河泛舟等,旅遊時間控製在兩天內,這符合現代人的出遊習慣。紅安可以將旅遊資源集中為一到兩個主題,如紅色旅遊,或者將軍之路之類;同時,必須富有特色,比如,可以在遊山、漂流的同時,開發紅色戰場,進行模擬野戰軍事演習等。

紅安經濟的落後,除發展戰略的搖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區域規劃與定位的迷失。紅安縣城即是紅安的政治文化中心,亦長期被視為經濟中心,但是,就其資源以及先天稟賦來說,紅安縣城在紅安的中偏北,交通並不方便,特別是與武漢之間,無高速公路可通,甚至連省級公路都沒有通,因此並不適合作為紅安的經濟中心。而這種情況,其實與國家的經濟中心並非首都一樣,如美國的經濟中心是紐約,而非首都華盛頓。紅安將資源主要集中在紅安縣城,而忽視其他鄉鎮的發展,並非明智。

在中國的縣級建製中,曾經連續8年奪得中國百強縣的順德,其經濟發展模式可值得很多地方借鑒。

順德是典型的“強枝弱幹”。順德政府所在地大良,是全區的政治、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不過,順德的最重要的經濟強鎮,卻是北部的北滘,以及南部的容桂。兩鎮均以誕生了家電巨頭而蜚聲中外,美的、科龍、格蘭仕、萬和、硯華等全國知名品牌,均誕生於此。兩鎮是中國名副其實的家電王國。而其餘各鎮,都有其特色產業。樂從、龍江為中國的“家具王國”,陳村是中國花卉之鄉,勒流是機械製造王國,杏壇鎮是現代農業的示範基地,均安素有“製衣之城”、“牛仔之城”的美譽,倫教則是“華南木工機械之鄉”。

未來紅安的發展,亦可借鑒順德模式。縣治所在的城關鎮,仍然保留政治、文化、信息以及居住中心的地位,但是,將製造業及商業中心轉移到南部處於武漢經濟輻射圈的八裏、覓兒、太平三鎮。在旅遊業方麵,集中打造北部七裏坪鎮。其他各鎮,都可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如華河的板栗、上新集的建材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紅安未來的經濟中心南移,此乃大勢所趨。中國傳統的城市,多依山傍水,山的盡頭,往往亦是主城區的盡頭。如北京,北部是昌平諸山,西部是西山群峰,所以,北京的經濟中心,逐步東移至東三環外,現在,又開始了開發南城。

紅安縣城交通的不便,致使南方的八裏、覓兒、太平三鎮,未來必成為經濟中心。此三鎮離武漢不到40千米,完全可以接受武漢的經濟輻射。同時,未來經過紅安的高速公路,如滬蓉高速公路等,均經過八裏鎮,而非縣治所在的城關鎮。滬蓉高速鐵路、漢麻鐵路,也經過八裏而非紅安縣城。八裏到武漢天河機場,隻有35千米。未來,紅安應重點發展南部三鎮,將其打造成紅安的經濟中心。

目前,這三鎮區域麵積均比較小,將來,可以考慮將三鎮合並,同時,在南部謀劃建立省級開發區。目前,在黃岡內部,黃州、麻城、武穴、蘄春等,均有兩個以上的省級開發區,紅安南部如規劃得當,在武漢經濟圈內可得地利之便,設立省級開發區,應該難度不大。

第八節告別英雄時代

發源於大別山的倒水河,貫穿紅安南北。滾滾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在紅安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誕生了無數的傳奇,亦產生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共產黨的元老,毛澤東時代的國家副主席董必武,鄧小平時代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共和國元帥徐向前,以及解放海南的韓先楚,奇襲陽明堡機場的陳錫聯,後來的國防部長、當年血戰上甘嶺的秦基偉,善出奇兵、驍勇善戰的王近山,都來自紅安。紅安的將軍,如從1955年至1964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授銜算起,幾占天下將軍的1/10。而曾在紅安戰鬥過,從大別山走出的將軍,更近600位,幾乎占全國將軍的1/3。在人民解放軍序列中,曾有12位大軍區司令員、政委,18位軍長,11位軍政委均為紅安人,另有4人擔任過軍兵種司令員、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