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黃萬裏與三門峽
黃萬裏是黃炎培的三兒子,也是他最著名的一個兒子。他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專家。
黃萬裏的遭遇和命運,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符號,他被稱為一個敢講真話的科學家,一個隻講真話的水利專家。黃萬裏注定要被寫入社會發展史、科技史、水利史、黨史,總之,曆史會把他濃濃地記上一筆,就像他的父親一樣。
黃萬裏的一生可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座大壩;一篇小說;一個右派;一本著作;一生執拗。
黃萬裏在黃家活下來的男丁中排行老三,人稱三哥,他之所以選擇學水利工程,也是緣於父親黃炎培的一句話。黃炎培說:“我一輩子要為農民服務,所以我不能看到禍及農民而不顧……”
水利與農業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聯係,黃萬裏便在父親的影響下,選擇了水利工程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1932年他從唐山交通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就改修水利工程,後來分獲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伊利諾伊大學工程博士學位,是第一個獲得美國工程博士學位的中國人。
黃萬裏畢業後曾在美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工作,也在國內各地從事過水利測量和規劃工作,還當過甘肅水利局局長。長期行走江河,使得他習慣於跳出書齋看問題,和一般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視野,特別注重理論聯係實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而不是在書齋中指手畫腳,黃萬裏這種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他長期工作積累的經驗,也是他踐行父親黃炎培倡導的手腦並用教育思想的結果。
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基礎,讓黃萬裏對自己的工作和專業充滿自信,一種超強的自信。
沒想到的是,一座大壩,開始悄悄地改變了他的命運,這座大壩就是三門峽水庫大壩。
黃河水在河南省的潼關至孟津,也即陝縣一帶為太行山脈所阻,以巨大的水力,衝出三路山口。後人把這三道激流,自東至西,稱為“人門”、“神門”、“鬼門”三門,這個峽口因此得名三門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