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其實很簡單,站在科學對立麵的,不是某個人,而是封建的專製和愚昧,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無處不在的封建意識,正是它窒息了眾人的思想,也扼殺了黃萬裏的正確,讓他倒在了一座壩下。
試想一下,難道那麼多的水利專家真的不知道三門峽不能建壩嗎?
這讓我們想起了最近發生的“華南虎假照片”事件,看起來是一個農民造假,但後麵的援手,有專家,有官員。故事發生的舞台,雖然是21世紀的今天,但後麵的背景還是幾千年香火不斷的封建陰魂,還是許多朝代都玩過的那套盛世獻祥瑞的把戲。就是這種看不見的意識,推動著華南虎一步一步走上前台。想想看,難道那些官員、專家真的看不出那是一隻紙老虎嗎?真的能被一個農民所蒙蔽嗎?真的沒作為嗎?還是他們寧願把這隻紙老虎獻上去,討得歡心呢?恐怕是後者。
幾十年來,黃萬裏一直上書,從幾任總書記,到幾任總理,持久不息。希望得到上層的支持,反敗為勝。然而他屢敗屢戰,最終由一個科學家,變成了一個思想家,變成了一個詩人。而他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將軍,像張光鬥一樣,帶領更多的人,建更多的壩,或者拆更多的壩。但是他卻選擇做一名詩人,單槍匹馬,赤膊上陣,站在城門外,不停地搦戰,最後力竭而亡。
我們還是回到家庭裏,再看看黃家其他人的說法。
黃萬裏的侄子黃孟複說:“在兒時的記憶裏,三叔為人謙和。因為三叔待人親切,孩子們時常在假期雲集清華。後來聽大人們說黃萬裏性格倔強,為人耿直。……三叔從1957年獲罪,直到去世,從未停止過學術研究。去世前幾年還曾對我談及治理黃河的問題,他的身上有著中國知識分子所共有的特點:對學術執著。這一點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