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附錄萬曆朝鮮戰爭大事記(1)(2 / 3)

五月十八,朝鮮兵潰臨津江。

五月十九,明朝遼東總兵楊紹勳向明神宗奏報王京陷落。

五月二十七,加藤清正、小西行長渡過臨津江。朝鮮守將金命元敗逃。

五月二十九,李舜臣泗川海戰。

六月初二,李舜臣唐浦海戰。

六月初五,明使崔世臣、林世祿到平壤。

六月初六,小西行長追擊李昖至於中和。李舜臣栗浦海戰。

六月初九,小西行長抵達平壤城外。

六月十一,李昖棄守平壤,逃到寧邊。

六月十五,小西行長渡過大同江。李昖逃到博川。明將戴朝弁、史儒率進入朝鮮境內。

六月十六,小西行長攻陷平壤。李昖逃到定州。

六月十八,加藤清正進入鹹鏡道。

六月二十,李昖逃到龍川。

六月二十一,明將祖承訓自遼陽出發。史儒等進抵朝鮮義州。

六月二十二,李昖逃到義州。

六月二十四,明朝郭夢征攜皇銀三萬兩,到達義州。

七月初七,李舜臣見乃梁海戰。

七月初九,李舜臣安骨浦海戰。

七月十三,小西行長擊潰中和的朝鮮人。

七月十七,祖承訓進攻平壤失利。

七月二十二,加藤清正抵達安城。豐臣秀吉之母大政所死。

七月二十三,海汀倉之役。

七月二十四,加藤清正俘獲朝鮮兩位王子臨海君李珒、順和君李珒土。

八月中旬,加藤清正進入明朝女真人兀良哈境內。

八月十四,加藤清正自兀良哈撤軍。

八月十七,遊擊沈惟敬到達義州。

八月十八,明神宗任命宋應昌為朝鮮經略。

八月二十八,朝鮮李廷馣取得延安之捷。

八、九月間,建州女真酋長努爾哈赤第一次請求出兵抗倭。

九月初一,沈惟敬抵達平壤,與小西行長相會。李舜臣釜山浦海戰。

九月初六,加藤清正自鏡城南撤。

九月初八,加藤清正退到鹹興。

九月十六,朝鮮義兵將鄭文孚收複鏡城。此後又連續與日軍交戰,取得北關大捷。

九月十六,李如鬆平定寧夏叛亂。

九月二十六,宋應昌自北京出行。

九月二十七,日軍攻陷昌原城。

十月初四,日軍開始進攻晉州城。戰至初十,日軍不支而退,晉州守將金時敏戰死,史稱第一次晉州之戰。

十月十五,明神宗任命李如鬆為提督。

十月二十九,小西行長夜襲朔寧。

十一月初六,沈惟敬渡過鴨綠江,第三次前往朝鮮。

十一月十七,沈惟敬到達義州。

十一月二十二,李昖遣韓應寅向宋應昌催兵。

十二月初一,李如鬆先鋒進抵義州。

十二月初八,李如鬆與宋應昌會於遼陽。

十二月十五,李如鬆自遼陽出發。

十二月二十三,李如鬆進抵義州。

十二月二十九,李如鬆進抵定州。

是月,播州楊應龍自請率部五千入朝征倭。

萬曆二十一年(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