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元璋兵勢大張之際,郭子興卻陷入危局。原來兩虎終於難共一山,正像朱元璋所預測的那樣,彭大與趙均用火並,彭大被幹掉。郭子興落入老對頭的手裏,隻因趙均用顧忌朱元璋在滁州的三萬兵力,才沒敢動手收拾郭子興。郭子興不安於位,請求趙均用放他去守滁州。朱元璋也派人花錢買通趙均用的左右,讓他們幫郭子興求情。趙均用居然恩準,郭子興逃出虎口,帶領自己的一萬人馬來到滁州,朱元璋交出兵權,重受郭子興節製。郭子興眼看自己兵勢大盛,隊伍旗幟鮮明,軍容整肅,不禁大喜。
厚黑手段與精明頭腦
按理說,朱元璋現在是郭子興手下最大的功臣,理應加官進爵,專心倚任:現在郭子興麾下四萬軍隊,四分之三是朱元璋手創。然而,傳統中國的人際關係就是這麼奇怪,朱元璋功勞越大,郭子興對他的感覺就越複雜。這個幹女婿的能量實在出乎他的意料。這個小部下當初隻帶了二十四名親兵出來開辟根據地,他還曾經擔心是否會有去無回,讓他幹女兒守寡。做夢也想不到短短一年多,朱元璋就將三萬訓練有素的大軍拱手奉上。而他經營了這麼多年,才不過一萬多人馬。兩人能力高下,豈不一目了然?
所謂功高震主,一支隊伍中隻能有一個核心,一個權威,一個效忠對象。朱元璋功勞太大,太得軍心,郭子興坐享朱元璋的經營成果,心裏感覺不那麼踏實。所以他遲遲不給朱元璋晉升,反而還不斷找他的毛病。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郭天敘、郭天爵也同樣是心胸狹窄之輩,不想讓這個幹姐夫搶了自己的風頭,一有機會就風言風語地挑撥幾句。朱元璋的前部下中也有人看風頭不對,在郭子興麵前挑撥離間,彙報朱元璋獨立帶兵時的種種過失。
郭子興本來對朱元璋就不放心,再加上眾口鑠金,怎麼看朱元璋怎麼別扭,因此開始刻意打壓朱元璋。他先是把朱元璋身邊幾個親信的將校和幕僚全部調走,接著又剝奪了朱元璋的實際權力,“自是四方征討總兵之權”,朱元璋“皆不得與”,年紀輕輕就退居二線了。關係最惡化的時候,郭子興甚至因為一言不和,把朱元璋關了起來,不讓他出門,全靠妻子馬氏幾次偷偷給他送吃的。有一次馬氏將剛剛烤熟的烙餅揣在懷裏給他送去,把胸口燙紅了一大塊。這塊疤痕,使得朱元璋後來對這個結發妻子終生保持尊重。
雖然是自己手創的軍隊,但一旦交出兵權,朱元璋發現自己居然一無所有。朱元璋當然氣憤,當然鬱悶,但以他對人情世故的通透,他一下子就看透郭子興的內心。雖然有自己練出的三萬士兵做後盾,朱元璋並不想和郭子興鬧翻。因為農民的宗法意識是根深蒂固的,他朱元璋再能幹,也是郭子興的女婿和部下。以下犯上,以小反大,不管他多麼有能力,也會立刻為千夫所指,人心喪盡。以他的資曆、年齡、地位,他還是必須得依靠郭子興。
朱元璋知道怎麼贏回郭子興的信任。郭子興對他越過分,他就越加恭順謹慎。都說女婿是半子,他這個幹女婿卻把自己完全擺到孝子的位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朱元璋任打任罵,從不發一句怨言。你越是懷疑我,我越是對你忠心耿耿,你不讓我管事,我就老老實實在家裏替你管家。你讓我帶小隊出征,我就拚命打仗,一往無前。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郭子興一家上下都感覺對不住朱元璋。
郭子興也感覺不用朱元璋,自己做事總不大順手。其他人出的主意,總不如朱元璋高明,判斷事情,總沒有朱元璋清楚。加上左右親信也開始為朱元璋說好話,幾個月後,他終於消除了對朱元璋的懷疑,重新加以任用。朱元璋再度成為郭子興手下最有發言權的將領,郭子興大事小情,多都以朱元璋的意見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