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激動的棄宗弄讚,率領大軍駐紮柏海,在吐蕃邊境、黃河河源附近,親自迎接大唐車隊。當李道宗抵達時,持節前往見棄宗弄讚,持節表明是代表皇帝,棄宗弄讚恭恭敬敬地向李道宗行女婿之禮。
不過棄宗弄讚並沒有馬上見到文成公主,他看到隨同前來的大唐人員,個個綾羅綢緞,無論是儀仗隊還是衛隊的排場,都顯得非常浩大,心中非常羨慕。再看看自己的人馬,都是粗裘皮衣,對比之下,顯得寒磣,所以吐蕃雄主無意中還是流露出愧沮之神情。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棄宗弄讚的心情,接過公主的皇家車輿之後,在返回邏些城(拉薩)的途中,他難掩心頭的激動,對左右說:“我祖輩父輩中,還沒有人能與上國相通婚,現在我娶了大唐公主,真是太幸運了。我看,要給公主修築一座宏偉之城,以向後代誇耀。”由是可見當時與大唐帝國和親,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看來,有著多麼崇高的地位。
棄宗弄讚回到邏些城,當他掀開文成公主頭上的紅巾時,被其美貌所震驚。文成公主不僅天生麗質,而且氣質非凡,舉手投足之間,都看出皇家宮廷訓練出來的優雅儀姿,這一切,令棄宗弄讚歡喜得不得了。
為了實現自己許下的諾言,棄宗弄讚興建了一座宏偉壯觀的宮殿,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為了讓年輕的妻子歡心,他還改穿唐朝的綢緞服飾。
文成公主是一位極為傑出的女性,她天資聰穎,知書達理,也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她是唐與吐蕃的和平使者,同時也是兩地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她出嫁時,攜帶大量的漢文書籍,其中有佛經、藥書、工藝技術書籍等等,對吐蕃佛教的傳播起到推動作用。吐蕃著名的大昭寺、小昭寺也是在文成公主時期修建而成的。
文成公主的高貴與聰明賢惠也極大影響了棄宗弄讚。
當時吐蕃人有一個傳統,就是喜歡把臉塗得赤褐色,這是一種風俗。但是文成公主認為這種風俗帶有太多野蠻人的傳統,不喜歡,棄宗弄讚便下令停止這種風俗習慣。同時受到文成公主的影響,棄宗弄讚也十分仰慕華夏文明,他還派出部落酋長的子弟,到大唐學習《詩》、《書》中的禮儀,積極吸收中原文化。棄宗弄讚本來是一個脾氣很暴躁的人,但自從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後,他居然慢慢改掉了多疑猜忌與暴躁的性格,這也使得吐蕃君臣之間更加親密無間。
在棄宗弄讚的統治時代,吐蕃無論在武功還是在文治上,均取得驚人的成就,奠定了其雄霸青藏高原的基礎。
文成公主嫁往吐蕃之後,棄宗弄讚終其一生,保持與大唐的友好關係。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高麗後返回國內,棄宗弄讚馬上派宰相祿東讚前往長安,向皇帝慶賀在遼東戰場取得輝煌的勝利,並獻上一隻金鵝,全部用黃金鑄成,長七尺,裏麵可盛三斛酒。
同時,棄宗弄讚還附送一份賀表,賀表寫道:“聖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皆為臣妾;高麗憑恃偏遠,有失臣禮,天子自帶百萬雄兵,度遼征討,攻城陷陣,指日凱旋。我才聽說陛下親征,想出兵相助,又得悉天子已歸國。雁飛迅疾,但不如陛下迅疾,現在我作為陛下的女婿,喜悅之心,比之諸夷要歡喜百倍。鵝,經常被比作雁,所以特地打造金鵝一隻,奉獻給天子。”
可以說,此時吐蕃與大唐正處於蜜月期。在此背景下,一位偉大的英雄在吐蕃以西的天竺,即現在的印度,成就了一番神話般的偉業,這是中國曆史上偉大的事件之一,也是最富傳奇色彩的大冒險傳奇。
這位帝國的天才冒險家,就是王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