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奪取戰爭的主動權(3 / 3)

在杜希望取得鹽泉城戰役的勝利後,王昱也不甘落後,於九月發動對安戎城的進攻。

王昱吸取了以前進攻安戎城失利的教訓,認為是因為敵軍躲在堅固而險要的堡壘內,使唐軍在地形上居不利位置。要奪回安戎城,最好的方法是還以堡壘戰術,即在安戎城旁修築兩座堡壘,這樣大軍便進可攻退可守。

對於這個堡壘夾擊戰術,王昱頗為洋洋得意,以兩座堡壘為犄角,大軍推進到蒲婆嶺下,並且從後方調來大量的糧草,準備圍困安戎城。

由於安戎城的位置極為重要,隻要失守,吐蕃在西南蠻中的勢力將蕩然無存。吐蕃讚普接到安戎城的求援信後,立即調集兵馬,緊急馳援前線。

王昱的戰術仍然無法攻克安戎城,而吐蕃的援軍趕到,與城內守軍內外夾擊,唐軍吃了大敗仗,陣亡數千人。在這緊急關頭,作為統帥的劍南節度使王昱居然棄軍而逃,唐軍大量的糧草都落入吐蕃人之手,而修築的兩座城堡皆為吐蕃軍隊所摧毀。

出擊安戎城的失利,令唐玄宗勃然大怒。

的確,自從與吐蕃重新開戰以來,唐軍在戰場上節節勝利,不料王昱的表現如此不和諧,居然吃了個大敗仗,怎麼不令領袖氣憤呢?

朝廷一紙令下,劍南節度使王昱被貶為括州刺史。唐玄宗意猶未盡,再次下貶為高要縣尉。王昱失魂落魄,最後竟然一病嗚呼了。

王昱被貶官之後,由張宥接任劍南節度使,但是張宥乃是文官出身,對軍事也很外行,所以軍事上主要由團練副使章仇兼瓊負責。正好章仇兼瓊到長安城彙報工作,便向皇帝上了一折奏章,稱可以收複安戎城。

唐玄宗聽了之後很興奮,召見章仇兼瓊,聽取他的意見,緊接著將章仇兼瓊提拔為劍南節度使,全權負責收複安戎城的軍事計劃。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章仇兼瓊開始實施作戰計劃。安戎城固若金湯,吐蕃憑借天險,屢屢挫敗唐軍的進攻,連王昱的修築堡壘戰術都失效,可見采取強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那怎麼辦呢?上兵伐謀,隻能智取。戰鬥在隱蔽戰線中進行,這個隱蔽戰線就是間諜戰。章仇兼瓊收買了安戎城的一名吐蕃軍官,名叫翟都局,秘密與他達成協議。

唐軍悄悄地接近安戎城,然後隱藏起來,等到天黑之後,翟都局偷偷地打開城門,大批唐軍士兵湧入城內。在控製城門之後,後續唐軍隨即跟進入城,安戎城的堅固城防工事頓時失去了作用,吐蕃人無險可守,麵對黑壓壓的唐軍,雖拚死抵抗,但寡不敵眾,最後全軍覆沒。

安戎城在陷落整整六十年後,終於被唐軍收複。安戎城的曆史,見證了唐朝軍事力量由強轉弱,又由弱複強的一個過程。收複安戎城,是唐與吐蕃戰爭中的一個重大勝利。安戎城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軍事上乃是一個必爭之地。章仇兼瓊留下監察禦史許遠鎮守安戎城。這個許遠是個不平凡的人物,日後他與張巡合作力守睢陽城,成為中國軍事史上守城戰傑作,這是後話,現在許遠首先要麵臨吐蕃對安戎的反撲。果然,在丟掉了安戎城之後,吐蕃讚普大怒,嚴令重奪安戎城。六月,吐蕃出動大軍,圍困安戎城。但是安戎城的防禦是何等的堅固,唐軍整整用了六十年才奪回來,吐蕃想要重新占領,談何容易!況且安戎城守將許遠智勇雙全,富於兵略,從容若定,吐蕃在輪番進擊後仍然無法撼動安戎城,隻好撤軍。

幾個月後,吐蕃又卷土重來。

初冬時節,吐蕃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這次進攻的目標除了安戎城之外,還包括其附近的維州,形勢一時極為嚴峻。安戎城守將許遠、維州守將董承晏等率軍拚死抵抗,同時發出求援信。鑒於安戎城戰略地位的重要,朝廷十分重視,馬上從關中派出精銳的騎兵,火速增援前線。在外有援兵、內有堅固防禦工事的情況下,吐蕃人也不得不望城興歎了,這次奪取安戎城的行動又無果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