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勃律對吐蕃有很強的戒備心,為了抗衡吐蕃,必須引大唐為外援,因而在開元初,小勃律國王沒謹忙親自跑到帝國首都長安城,朝見皇帝,加強與大唐的聯係。
果然不出所料,在之後幾年,吐蕃屢屢出兵攻打小勃律。吐蕃的借口是:“我們並不是想要謀取你們的國家,隻是想要借道進攻安西四鎮罷了。”吐蕃的要求遭到了小勃律國王沒謹忙的斷然拒絕。
吐蕃人見小勃律軟硬不吃,便采取蠶食的戰術,在幾年的時間內,先後占領了小勃律國的九座城堡。國王沒謹忙憂心忡忡,按照這樣的蠶食戰術,用不了幾年,小勃律將完全被吐蕃所占領。
開元十年(722年),吐蕃大軍又一次開進小勃律,國王沒謹忙下定決心,向大唐請求軍事援助。
沒謹忙派出使者攜告急文書,急赴北庭都護府求援。北庭節度使正是在遠征拔汗那國中立下奇功的張孝嵩。張孝嵩自從遠征拔汗那之後,經曆頗為曲折,因涉嫌貪汙,曾被投入監獄,後貶為靈州兵曹參軍。但是唐玄宗認為他是一個傑出的人才,在國家急需軍事人才的時候,晾在一旁著實可惜,便提拔他為北庭都護。
小勃律的使者抵達北庭都護府,將求援書遞交給張孝嵩,並且說道:“小勃律乃是大唐的西部門戶,如果滅亡的話,恐怕塔裏木盆地以西的諸國將成為吐蕃的地盤了。”
張孝嵩是大唐將領中深知中亞戰略地位重要性的一人。此時吐蕃與大唐進入和解時期,其主要戰略方向是向西擴張,一旦占據小勃律,吐蕃就可以從小勃律發兵,攻打塔裏木盆地的西部,這樣一來,安西四鎮將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事關安西四鎮的安全,不可不援救。張孝嵩毅然答應小勃律的請求。安西四鎮中,離小勃律最近的是疏勒鎮,張孝嵩當即指示疏勒副使張思禮,率領唐軍及胡人兵團共計四千餘人,奔赴小勃律。
救援小勃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疏勒到小勃律直線距離便有一千裏,不僅路途遙遠,更大的困難是要翻越高聳的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軍隊必須艱難地跋山涉水,還要攜帶武器與補給。不過事情總有好的一麵,正因為這條道路非常艱難,唐軍翻越蔥嶺的行動不易被吐蕃偵知,可以達到奇襲的效果。
在通信條件非常惡劣的時代,吐蕃根本不可能發現正有一支唐軍開進到小勃律。
張思禮的四千名援軍抵達小勃律北部後,國王沒謹忙大喜過望,馬上與張思禮研究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唐軍在短暫的休整之後,與小勃律的軍隊聯手迎戰吐蕃大軍。吐蕃軍隊意外地發現小勃律軍中多了一支生力軍,作戰勇猛、紀律嚴明、武器先進,大驚失色,沒想到唐軍竟然出現在小勃律境內,一時不知所措,竟被打得大敗。
唐與小勃律聯軍乘機展開反攻。估計這支吐蕃軍隊也不是精銳部隊,精銳部隊都調集在東部前線與大唐對峙。唐、勃聯軍一鼓作氣,連續收複失陷的九座城堡,吐蕃軍隊損失了數萬人馬,被迫退出小勃律,返回青藏高原。
唐軍第二度出擊中亞,再次大獲全勝,成功狙擊了吐蕃的進攻。
在成功援救小勃律之後,中亞的突騎施異軍突起,對大唐西域統治構成巨大的威脅。
突騎施曾與大唐聯手抗擊突厥的西擴,但遭到默啜可汗毀滅性的打擊。突騎施是如何在逆境中重新崛起的?大唐帝國與突騎施又有怎樣的戰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