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五萬年前 大難不死(3)(2 / 3)

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的身體站立起來,開始尋找下一塊浮冰。就在他四顧尋覓時,卻發現,腳下的浮冰,變得鮮紅燦爛,就像華北平原上盛開的紅杜鵑。

他朝上看,是潔白的雪,再朝下看,是潔白的冰,這鮮紅燦爛是哪裏來的呢?他低下頭,終於看到了,他的右後腿,就是夾在冰縫裏的瘸腿,已經沒有了,鮮血正在泉湧出來,盛開成豔麗的紅杜鵑。

遠遠地,岸上的同胞們,看見了那片越來越大的鮮紅,也看見了臥在冰上的雄貓瘸腿。可是,他們不知道,他為什麼不再騰越,又為什麼要讓那片紅色的杜鵑簇擁著,漂向大河的下遊。

還是不知道的好。那樣偉岸的身軀,那樣高遠的心性,那樣輝煌的生命,那樣不屈的靈魂,怎麼能夠死滅,又怎麼能夠消失?讓自己,讓同胞,讓世界相信,雄貓瘸腿沒有死,他隻是臥在鮮紅的花叢中,帶走了一個永遠的神秘。

先行者已遠去,渡河尚未成功,聚集在岸邊的生靈們,又一陣騷動。

每一個大腦都在掂量,自己該不該站出來,能不能渡過大河。

每一顆心都在猶豫,連雄貓瘸腿都過不去,自己能不能行。

一隻壯年的雌貓站出來了。她剛剛失去幼仔,臉上寫著無盡的悲傷,肚皮又幹又癟,像一片寬大的樹葉,在寒風中飄來蕩去。

她是兩歲時來到大河北岸的,幾年來,她一次又一次地懷孕生產,又一次次地收獲失望和悲傷。她的幼仔都是餓死的,她幹癟的肚子裏,根本就沒有一滴奶水。

但是,她還在壯年,需要的隻是營養,假如渡過大河能獲得食物,保住後代,她當然要拚上一拚。盡管她是那樣虛弱,那樣悲傷。

身後傳來一陣唏噓,悲傷的雌貓回過頭,深深地看了一眼,是讓自己記住他們,也是讓他們記住自己。

貓群噤若寒蟬,一雙雙擔憂的眼睛。

悲傷的雌貓一個騰越,穩穩地落在一塊浮冰上。沒有猶豫,沒有停留,又一個騰越,又穩穩地落在第二塊浮冰上。

身後傳來一陣歡呼。

第三次騰越時,似有天助,河麵上刮起一陣旋風,把她帶到天空,送到河正中的浮冰上。

但是,就在她暗自慶幸的時候,身子一晃,就掉進了刺骨的冰水裏。那塊浮冰太小太薄了,即使是弱不禁風的體重,也足以讓它粉身碎骨,四散飄零。

悲傷的雌貓奮力遊泳,抓住一塊厚重的浮冰,打算爬上去。可是,她的身子太重,浮冰又太滑,不論怎樣努力,總是沒有結果。

用手抓,用腿攀,用嘴啃,無休無止,重複運動。

手發軟,腿發僵,嘴受傷,堅忍不拔,永不放棄。

有一次,她居然成功了,整個身子都趴上去了。但是,旁邊的浮冰一擠一撞,身下的浮冰一斜一歪,她又掉進冰水裏,一切又從頭開始。

遠遠的,岸邊上的同胞們,看不見她的運動,也看不見她的身體。隻看見浩浩蕩蕩的浮冰,簇擁著一個黑白相間的圓球,向下遊移動。

還是看不見的好,那樣的堅忍不拔,那樣的頑強不屈,就算累死了凍僵了,也要昂起頭顱;就算魂飛了魄散了,也要和冰河凝聚。讓她和雄貓瘸腿一樣,帶著生的撲朔死的迷離,讓子孫後代去破譯。

起風了,裹著漫天大雪,挾著山上的冰塊,沒頭沒腦地砸下來,大河北岸的生靈被砸散了。年老體弱的就地趴下,血氣方剛的摔下又起來,年幼無知的,跑向山腳,尋找避風的地方躲藏。

隻有一隻壯年的雄貓,反而頂著風雪,向著河邊走去。

這是一隻帶傷的雄貓。清晨,他攀到懸崖上去抓一根小草,掉下來,埋進冰塊裏。他拚命掙紮,撿回一條命。但頭上、身上、手上、腳上,卻被冰塊割出無數傷口,鮮血流出來,順著長長的毛發,結成血色的冰淩,“叮當叮當”,就像披掛的鎧甲。

他是在岸邊出生長大的,不到半歲就失去了母親。他在山洞裏大聲哀號,嗓門特別洪亮,聲音特別淒慘。這哭聲召喚那些失去幼仔的雌貓,今天一個,明天一個,來到他的山洞,你喂一口,我們喂一口,救活了他的性命。

但是,自打成年之後,他就成了一隻平和沉默的雄貓。在沒有食物的時候,平和讓他耐得饑餓。在尋找住處的時候,沉默又使他贏得同情。特別是在爭取雌性的芳心時,他從不參加格鬥,要麼捷足先登,要麼耐心等候,反正哪一次都不會落空。

不搶而得,不戰而勝,不知道是祖先優化出來的基因,還是他大智大愚得出的真諦。

現在,又是他的平和沉默臨危不懼,驅走了岸邊的驚慌失措。趴下的站起了,摔跤的站穩了,跑開的又重新在他身後聚攏。

披掛著血色冰淩的雄貓,在岸邊定定地站住,並不急於行動。抬頭看看天,低頭看看河,又扭過頭去,看看高聳的雪山。

身後的貓群一陣躁動。

突然,一聲長吼,從那個沉默的軀體裏爆發出來,像閃電雷鳴,像地裂天崩。

河麵上的冰被震呆了。向下遊去的,停止腳步,從上遊來的,壘起堤壩。雖然隻有一米寬,卻足以讓北岸的生靈們魚貫而行,抵達對岸。

身後傳來一陣歡呼。幾個性急的同胞,甚至搶在前頭,踏上了堤壩。

就在這時,又是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那座高聳的雪山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