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較個人得失
把幫別人分擔工作看做學習的機會
樹立集體主義思想
在自己的工作完成後是騷擾別人,還是主動幫助別人分擔一些,讓工作的整體進展更順暢一些。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做法。
這裏先講一個主動幫助別人分擔工作的故事。
我們公司因業務繁多,人員緊缺,新招聘了一位姓張的小姐做行政文員。她剛到公司的前兩個月,因不太熟悉公司業務,我就盡量給她安排清閑一些的工作。
而這位張小姐非常勤快,自己的工作做完後,哪位同事忙,她都主動幫助別人做這做那。後來我逐步增加她的工作量,不論是分內的工作,還是分外的工作,她都欣然接受,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辦公室所有的同事,都給予她很高的評價。在招聘的時候,我和她說好,試用期滿三個月才能給她加工資,結果看她工作如此主動,讓她分擔工作的同事又為她說好話,我很欣賞她的勤快,所以在發第一個月工資時,我就讓會計給她加了薪水。
張小姐的例子可以驗證“天道酬勤”這句話的正確性。一個主動幫別人分擔工作的員工,同事和領導都會喜歡。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像張小姐那樣主動幫別人分擔工作的好員工外,我們還會遇到另外一種人,這種人的工作能力略強一些(或者承擔的工作量小),工作完成後,不是主動幫助那些工作能力弱或者負擔較重的同事,而是有意無意地製造一些與工作不太和諧的噪音,故意影響、騷擾別人,看別人的笑話,弄得別人做不成事兒。在單位裏麵,這樣的員工就算能力強一些,也是最讓人討厭的。
其實,一個人的身體是越鍛煉越健康,頭腦也是越用越靈活。在閑暇之餘幫別人做點事情,既能幫助別人,也能鍛煉自己。我沒聽說過哪個人是因為幫別人而累壞的。雷鋒出差一千裏,好事做了一火車,不僅沒有累壞自己,還鍛煉了身體,博得了同事的稱讚和領導的好評。有人說雷鋒精神過時了,這話其實大錯特錯,樂於助人的美德到什麼時候也不會過時的。
可有的人明明知道幫助別人分擔工作是一種職業美德,就是不願意發揚一下風格。不但不幫助別人,還喜歡在別人工作時騷擾別人,給別人製造麻煩,讓別人不能安心工作。
我們試著找找這些人這樣做的原因。
第一,缺少同情心。
一個沒有同情心的員工,是不會主動幫助別人分擔工作的。中國人講“禮尚往來”。你在閑暇之餘不去幫助別人分擔工作,還去騷擾別人,看別人的笑話。等到有一天你的工作繁多時,別人很可能也會像你一樣騷擾你,看你的笑話。相反,如果你在工作完成時主動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等到你工作上遇到困擾時,別人也會主動地來幫助你。
第二,怕吃虧的思想在作祟。
“怕吃虧”是小家子氣的典型表現。中國人說“吃虧是福”,吃小虧能占大便宜。就拿上麵那位文員張小姐來說,她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就主動分擔別人的工作,看起來是吃點小虧,其實卻是占了大便宜--獲得精神、物質雙豐收。精神方麵,她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和同事的稱讚,並且在幫別人分擔工作時曆練了自己;物質方麵,原本是工作滿三個月才能獲得加薪的機會,結果在第一個月就得到了加薪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