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緣定此生不尋常(2 / 3)

在遙遠的古代,門隅一帶的門巴族人信奉的是原始宗教。從11世紀後期開始,藏傳佛教寧瑪派傳入門隅。寧瑪派是最早傳入門隅的一個佛教教派。如果把蓮花生作為寧瑪派的開山祖師,那麼早在吐蕃中期(8世紀)寧瑪派就在門隅有所傳播。8世紀中後期,蓮花生大士來藏,一路降妖伏魔,幫助赤鬆德讚修建了西藏第一個“佛、法、僧”三寶俱全的桑耶寺。在門巴族民間傳說中,桑耶寺建成後,蓮花生沿河穀向南,翻越亞堆拉、雪香拉、俗坡達拉和波拉等大山,捉妖降怪南下門隅,至今在錯那和上門隅勒布一帶,還有許多相傳是當年蓮花生大士傳教時留下的遺跡。

三百多年前,在門隅納拉山下的達旺附近的烏金淩,有一對夫婦,男的叫紮西丹增,女的叫次拉旺姆。他們深愛著對方,在這片清淨而安詳的大地上,靜靜地勞作,任時光打磨他們矢誌不渝的愛情。

紮西丹增是一個命苦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父母就病重在床,於是,從他懂事開始,他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終日勞作為父母賺取醫藥費,從無怨言。

是這樣一個人,善良、淳樸、堅強、樂觀,因為這些,他在那個破舊的屋子裏麵,守著自己的父母,從少年到青年,到壯年。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修得最大最深的福祉。

可是不管他多孝順,多麼不舍得父母,他們還是在他的淚水中,永遠地告別了他。傷痛後,他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上他隻有自己,隻有那個孤獨的影子陪著自己。

門隅安詳的天空下,還有一個人,次拉旺姆,一個注定要來陪伴紮西丹增的女子。賢淑溫良,在默默地等待著與他在那一生相逢。

我一生向你問過一次路,

你一生對我揮過一次手,

遠遠地我為你唱一首歌,

靜靜的你露出天邊的笑容。

也許,就是那一次問路,我問的是今生與你相依相守的路;也許就是那一次揮手,揮的是這一世你我從人群中認出彼此的喜悅;我唱著久遠的情歌,從這一山到達那一山,你燦爛的笑容從那一水到達這一水。我們,在這人海裏尋得對方,一眼就知道,前生我們約定過。

次拉旺姆早已聽說過他,那個心地善良、堅強篤厚的男子。她被他純淨的性靈吸引著。他們像是純潔的山茶花和清透的露珠,在彼此的路上走向最終的交叉點,期待著露珠滾落到花朵上那一瞬間的美好。

也許,他們已經等了很多個輪回。他們不會在這一輪回再次錯過對方。於是,他們真的相遇了,在門隅的藍天下,在那條芳草萋萋的道上。

就那麼一眼,天崩地裂。他們認出了對方,也便從此不相忘。

從此,他們不再孤獨,因為擁有了彼此。

兩個清澈的生命,兩個純然的性靈,在門隅的安詳裏,相遇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紮西丹增和次拉旺姆,很幸福,他們的屋舍,屋舍門前的月亮、不遠處的小河,以及那些高峻的山、清淡的浮雲,都在沐浴著他們的幸福。

塵世間的兩個人,要靠多深的緣分才能享受到這般幸福!

相傳,紮西丹增的祖上久居門隅地區的派嘎村,是紅教世家、名門望族,但到了他這一輩時已淪為貧苦農民。紮西丹增有一個性情凶惡的姐姐,在雙親去世之後,搶奪了紮西丹增多年辛勤勞作存下的微薄積蓄,並在紮西丹增和次拉旺姆結婚之後將他們趕出了家門。而次拉旺姆有一個同樣凶悍的兄長,其作為與紮西丹增的姐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無奈,紮西丹增夫婦隻好遷居到緊靠烏金淩寺旁邊的一間陋室。

當他們的愛情終於有了結晶的時候,他們從不曾想到,那會是一個傳奇。

既然是傳奇,那麼就以傳奇開始吧。

據《金穗》一書中寫道:那一日,天生異象。“有許多穿戴華麗寶石的神男神女展現在天幕之上,並顯現出身著披風和頭戴通人冠的眾多喇嘛。孩童剛出生落地,大地便震撼三次,一時間雷聲隆隆,風散花雨,枝綻花蕾,樹葉生芽,七輪朝日同時升起,彩虹罩屋。”

非凡的人,配得上非凡的物象。不論真假,我們隻知道,那個孩童從一出生就注定不尋常,他的生命,從平凡之地來,卻注定要去向很遠很高的地方,在雲端、在煙波裏,在繁華中,經過一番沉澱,回到來時的平靜。

如果我們的心思再細密一點,我們相信,他是坐著蓮花來的。

他來了,在西藏,最靠近天堂的地方;在門隅,最純淨無瑕的土地。

他來了,靜靜地來,如三月的微雨,如六月的清溪。

可我們知道,他是從天堂來,從佛的心中來。

他就是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

太陽剛升起的時候,

烏雲從左邊來擋,

從右邊來擋,

但誰也不能阻擋!

我要是不能衝開雲彩升起來,

那我就算不上是宇宙的驕子,

那我就算不上是溫暖的太陽。

他是驕子,是太陽,是一切眾生的福祉。他來了,世界就變得不一樣。

關於倉央嘉措的上一世,除了藏傳佛教活佛轉生傳承中明確的前生五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以外,也有人說倉央嘉措的前生是密教尊者蓮花生大士。

蓮花生大士是古印度高僧,也是西藏密教寧瑪派(紅教)的開山祖師。因為寧瑪派的傳布,蓮花生大士開始充滿許多神奇的色彩,傳說蓮花生大士為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如來等身口意三密之金剛化身,是過去、現在、未來三時諸佛之總集,親身示現不生不滅之真諦。

據《蓮花生大士本生傳》記載,蓮花生大士降生前八百年,佛祖曾告十大弟子之阿難,說自己涅槃之後八百年將有蓮花童子降生。所謂蓮花童子也就是蓮花花心之中將自生童子,接替佛祖,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這個預言應驗於古印度烏仗那國。相傳烏仗那國三麵環海,在西南的達那郭嘯湖中,有一株被佛祖加持過的蓮花聖樹。蓮花生便以八歲童子之身顯身於聖樹蓮花之中。

蓮花生一降生即有無上的神通和智慧,並為天空與海島的眾空行母講解深奧正法。空行母,梵音譯為“荼吉尼”,意為在空中行走之人。空行母是一種女性神祇,她有神力,可在空中飛或者行,故名空行母。在藏傳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代表智慧與慈悲的女神。

又傳說烏仗那國王安紮菩提沒有王子,為得子國王傾盡國庫,向三寶致貢品,還派人前往大海探取如意摩尼寶。在探寶回來的路上,佛教大臣特瑟那津路過達那郭嘯湖,便受佛光指引,拜見了蓮花生。回到宮殿之後,迅速向國王稟報了蓮花生的事。於是,後來國王便親自拜見了蓮花生,並收蓮花生童子為養子。蓮花生也是在國王收為其為養子後才取的名。

蓮花生入宮之後以佛教教義來治理烏仗那國,並被封為頂髻王。隻是這作為有限,不能助他完成弘揚佛法大業,後來蓮花生請求退位出宮,但未獲準許。於是,蓮花生便親手殺死魔臣之子以獲罪並被流放。流放乃苦行苦修。在行修途中,蓮花生以肉身曆經磨難,得到眾佛灌頂,並洗淨罪垢,修成無生無死的金剛身。

不但如此,修成之後,蓮花生大士更是行遍全國,調伏人間的不潔、苦難、魔障。蓮花生大士甚至調伏了凶殘的阿育王,且感化使之成為了佛教護法。

另外,蓮花生以不同的身份出現在不同地方來調伏不同的魔障。在佛陀的發願及眾生的因緣聚集時,會出現無數化身,如蓮花生大士的傳記裏說他為了調伏六道輪回眾生,出現六種蓮師的化身。以及其他的比如十三蓮師化身、二十五幻化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