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且伴琴聲飲月光(2 / 3)

無論他多麼不情願,他都要麵對一切。這就是生活。也許,隻有當生活的迷茫突然變成驚喜,他才會從那些混亂的情緒中走出來。

當朝宰相公子辦婚事,自然是賓朋滿座,花團錦簇,燈火輝煌。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在喧雜的人群中,納蘭感覺到了孤獨,就像是被人推進了一座風景優美的園子,卻無人相伴。

拜完堂,納蘭牽著鳳冠霞帔的新娘子步入新房。新房裏十分安靜,安靜得他們都能聽到對方的心跳。

納蘭不知道,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相逢?命運到底為他安排了一段怎樣的婚姻?他依舊處在茫然中。

在慌亂忐忑中,納蘭還是揭開了新娘的蓋頭。那是一張嬌美的臉,一絲絲的紅暈更讓她顯得迷人,淺淺的笑靨,清澈的眸子!

竟然是她!納蘭不敢相信,他的新娘,竟然是她!

一陣激動後,他的思緒回到了三年前,回到了廣源寺的後院。那個靜雅恬淡的女孩,那天還為她寫過一首詞。雖然沒有對誰說,可他心裏清楚,那首作為“秋水軒唱和”之作的詞,真的是為她而寫的。而且,納蘭也記得,那天他臨走時,她眼神中隱隱閃過的不舍。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采桑子》

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采桑子》

憶起自己曾為她寫的這兩首詞,納蘭不禁感歎,這個冰冷的人間,竟有這樣奇妙且讓人難以置信的事!

驚喜過後,納蘭再次仔細看著自己的新娘,新娘也略帶羞澀地看著他,低低地問了一句:“怎麼,不認識了嗎?”納蘭清楚地記得這個聲音,那天他就是順著這個恬靜的聲音找到她的。納蘭簡單地回了一句:“原來是你!”

是啊,原來是你!原來我們早就認識!我們從千萬人之中、千萬年之中,於時間的無涯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輕輕說一句“原來是你”,你懂,那便是我千年以前和你約好的暗語。

天地間,這時候就剩下兩個人。一個是納蘭,另一個是盧氏。

納蘭曾經想,那次的偶遇會不會隻是他人生路上的一朵小花,雖然細柔輕軟,卻終將被流水帶走。他也曾想過,這麼大一個世界,那個靜淑的女孩會不會像那次一樣,突然間出現在自己眼前。他從沒想到,在這麼一個特別的日子,在自己人生這麼特別的一場儀式上,再次逢著她。

而盧氏,她早就聽說過納蘭,看過他的詞,在他的詞句裏明白了他的淡泊和悲傷,她早就想過,倘若能以自己的溫柔,靠近他,給他最溫暖的話語、最真摯的體貼,化解他心中的悲苦和惆悵,那該多好!

而三年前的那次相逢,納蘭的俊逸和優雅,還有那首詞,更讓她的心中為他留下了一大片的空間,她一天天地盼望著,盼望著有一天納蘭能夠從荒涼的世界走進她的世界,她不怕他把那些寂寞和哀傷也帶進去,她明白,若沒有那些,他便不是他。

【一首《賀新涼》】

不是鏡花水月,不是幻夢一場,那樣真實的幸福感,就在納蘭的手握住盧氏的手那一瞬間,從兩隻手細細柔柔地傳入兩顆心內。那一刻,納蘭明白,這個世界真有奇跡!他和她,靜靜地坐下,凝望著對方,就好像一不小心對方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再也找不回來似的。

為了這樣的相逢,他們等待了多少個輪回!此刻的紅燭,此刻的月亮,還有窗前那樹梅花,都見證了他們在漫長等待後重逢的喜悅。或許,那些梅花,以及前兩天下的那場雪,都是為了紀念這場相逢吧!

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那樣靜雅,那樣嬌羞,而此時的她,雖然也略帶幾分羞澀,一張俏臉仍帶著一絲紅暈,但是坐在愛慕已久而終於成為自己夫君的納蘭麵前,她已經沒有拘束,就仿佛他們早就在一起分享過很多個日日夜夜。

納蘭知道,他的心終於又有了歸宿,冰冷了很久,此刻才終於走入了溫室,麵前這個女子,靜雅有之,嫻淑有之,而且開朗大方,他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化解他心內的涼。盧氏與表妹相比,少了些冰潔,卻多了些賢淑。他早就渴望有這樣一個女子走進他的世界,在寒冷的冬天給他一個溫潤的懷抱,在蕭疏的風中給他披上一件衣服,而他,更願意為她做這些。此時,他終於等來了她,在確定一切都不是夢境的時候,納蘭忍不住輕吻了盧氏。

紅燭下的盧氏,臉紅撲撲的,那張嬌俏的臉更加動人。他們靠得那樣近,近得沒有一點兒距離。兩個曾經孤獨、曾經等待的生命,一起走到了共同的海島,海水繞著他們的幸福,星光,在頭頂微笑著,一點一點地記錄著他們每一刻的歡悅。

納蘭突然想到了表妹,在這個兩心相契的時刻。雖然覺得對不住依偎在身邊的妻子,但是他還是真誠地向盧氏講了他和表妹的事情。讓納蘭很驚訝的是,盧氏聽完後,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悲你的喜,你的涼你的暖,我知道我一定要走向你的荒原,為了搭一座溫暖的房子,好讓你度過生命的秋冬。我知道!我知道你們的故事,知道你的深情,知道你的純淨與真摯,知道你的寂寥和悲涼,我都知道,所以我來了!我來,因為你早已在我心中。

她沒有這麼說,但是納蘭已經從那雙凝望著自己的眼睛中讀出了一切。她是那樣真摯,那樣靜美!納蘭的心,一點一點融化在她的眼神裏,融化在她心的暖風裏。

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浣溪沙》

對於這個夜晚,納蘭曾有過很多的設想,但是一切都隻是設想,一旦揭開那塊蓋頭,一旦看到她那張嬌媚的臉,聽到她溪流般的聲音,他就失去了所有的堡壘。就連表妹留在他心底的牆,也消弭在盧氏溫柔的眼神裏。

那一夜,納蘭對自己說:此生我定要盡心嗬護她;盧氏對自己說:此生我定要全心溫暖他。雖然都沒說,可是他們在自己的心上,用月光刻下了這樣的誓言。

那是美好的一夜,世界很靜,月光很美。

當陽光照進他們的新房,納蘭轉身發現盧氏沒在身邊。透過窗戶他看到,那個嬌柔的身影,在窗前那株梅花樹前,披著一件紅色的披風,仔細地端詳著那一樹梅花。隔著窗望去,梅花與她的身影恰似一幅靜美的國畫,納蘭不禁看得發呆了。從那端詳的神態,他感受到了一份安詳,一份恬靜。他知道,她的心也是透明的、單純的、如水的。

納蘭忍不住走了出去,卻因為穿得太少被盧氏推進了房間。

他們的生命,已經融在了一起。你悲傷就是我悲傷,你幸福就是我幸福。

盧氏喜歡陪著納蘭讀書。她喜歡看納蘭讀書時認真的樣子,她喜歡為他烹上一壺茶,然後靜靜地坐在他身邊,做些繡活或者也看看書。在納蘭想要作詞的時候,她會替他研墨。納蘭也喜歡把自己寫的詞給盧氏看,雖然很多詞她都已經看過,但是她仍是一遍遍地品味著,像是遇到了心儀已久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