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一個聚合體,他具備眼耳鼻舌身意,最終形成識,現代計算機原理就是如此。而識的產生就具備了識性(俱性),俱性就是我們人類本有的智,如小孩生下來就會吃奶,同時會發生很多動作,生理結構自然組合。這就是俱性。計算機的發明都是仿製大腦思維發明的,超越人類根本不可能,因為計算機的起點就是人腦功能,當計算機達到人腦最佳狀態的時候,再也無法發展了。科學家也一直在探索。人腦為什麼如此具備靈性,因為人腦結構不是零件組合,而是多維狀態,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及到的靈性。如果計算機起步發明就是空性條件,計算機一定超越普通人思維,並非超過所有人的思維。這就是近代很多非常好奇的事情,但又無從下手,在這裏稱之為盲區效應。蟲洞推理就是根據二元論推出來的,既然有二元性必然有二元門,而通往另外的世界,看清楚萬物本質,必然需要條件跨越,否則隻能停留在所謂的智能思維上。這是目前科學家最頭疼的事情。什麼是門呢,門就是關口,完全超越人類單一思維需要條件,需要具備高深度的實踐,單靠想象推理是不行的,實不是夢,沒有人能如實發明出一個完整的夢,道理就是如此。夢真的不能發明嗎,答案目前不能發明,如何體現夢的存在呢?目前科學家發現了量子效應,量子效應可以演化過程,也許會演夢成真,但是克隆夢不是簡單的事情,一旦夢的克隆成為現實,我們接近人性的本源已經就不遠了。
人類智慧究竟是什麼?智為性慧為用,這是對圓滿證悟人說的,而普通人理解的智慧,是前行的俱生智慧,本能智慧與本元智慧的差別,小孩有智慧,成人有智慧,小孩和成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是經驗閱曆和年齡?都不是。所以我們能明白質與量的關係,質智慧量智慧二元組合相應性的現行狀態才是人類自然最完美的智慧,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切科技基本都是圍繞著量而發生的,這就是物理定律的單思維。真正的質,目前都是未知數,為什麼因為我們無法找到質的源頭,比如自然宇宙如何形成,人類是如何產生的等等,權實關係的建立完全詮釋了這層關係,但與現行的物理推理邏輯差別很大,如何讓科學界認識權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權教與實教、權智與實智、權因與實因、權果與實果、權人與實人、權化與實化等為對稱。權實說法,完全把質量講的清清楚楚,但能理解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比如電是質還是量呢?因為沒有找到根而隻有現象,沒有認識到根實,現象是權不是實。人類思維容易現象思維,情緒決定心態,顯權不實,鏡花水月,最終飄浮不定有失定性。依次輪回苦受不斷。解決問題必須通過方法,法則自然是標準,法不受人製造,一旦被人製造必然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