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了,錢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什麼有些人死得更快了?為什麼慢性病更多了,發病年齡更早了,控製率很低而並發症很高?

英年早逝誰之過,中年人的健康到底怎麼了?

壽命不短,質量不高

最近調查顯示,中國人壽命不短,可質量不高。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191個國家的排行榜,我們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1.8歲,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但要以“健康壽命”來衡量,則與許多先進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我們的健康壽命才62.3歲,在世界排名第81位,而排第1位的日本人,健康壽命是74.5歲。也就是說,我們的健康壽命比日本人要少10歲!

什麼叫健康壽命?假如一個人的健康轉折點在40歲,40歲以前很健康,40歲以後開始得大病,他的健康壽命就是40歲,他可能會活到60歲,但在健康壽命之後經常受罪,而且要花巨額的醫藥費。但假如一個人活到100歲仍然很健康,無疾而終,他的健康壽命就是100歲。

中國人有個觀念,叫“好死不如賴活著”。就是活著是活著,癌症也算活著,植物人也算活著,但生命質量極差,這不是我們所要的。

我們醫院有一名患者,4年植物人,花了150多萬元。最後死的時候是皮包骨頭,渾身褥瘡。遺體告別時,美容師給他做整容,把臉上凹的地方貼上蠟,讓它凸出來,最後,眉毛是假的,鼻子是假的。到遺體告別時,大家都看不出他是誰了。

還有一位患者,住院每天花費3000多元錢,前前後後花了50多萬元,最後還是死了。50萬元對他來說倒是小事,但是14個人照顧他一個人,為什麼呢?他一進重症監護室,就有6個護士在左右護理著;他家裏人覺得6個護士照顧不放心,又雇了3個保姆,加上2個女兒輪流值班,11個;老伴天天到,12個;住院醫生管著他,13個;科主任查房,14

個!14個人照顧他一個人,半年花了50萬也沒能活過來。

一個人活到100歲還不夠,還要健康才有意義,不然活著就是受罪。沒有了健康,一切的幸福生活都將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