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養成一個健康的好習慣呢?這就要求我們,關愛健康必須從小開始。從小時候開始,從小事上開始,從今天開始,否則,你越拖越晚。

這是非常關鍵的,就好比一棵樹。一棵樹,還是小樹時已經長歪了,長高後它也一定是歪著的。一個成年人,他的各種不良習慣都能在他的幼年時找到影子。所以說,健康習慣要從小養成,如果我們不從小開始,長大後,我們再去花10倍的精力和時間,也得不到最佳的效果。

在美國,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老師會專門講一節課,是關於吸煙的問題。通過圖片,老師告訴學生們:煙裏麵有尼古丁,煙裏麵有煤焦油,吸煙久了肺就變成黑的了;而且還能患癌症。老師這麼一講,學生們回去後感慨很多。老師讓同學們回去寫一篇感想,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說,我聽了以後太受教育了,我非常恨吸煙,我這輩子也不會吸煙,並且我要勸所有的人不吸煙。如果我能當上總統,第一道法令就是禁止賣煙……也就是說,這一堂課,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

可見,同樣的力量,放在少兒的早期教育,結果會大不一樣。這叫做事半功倍,一本萬利。

關愛健康:教育勝於治療

做健康教育,我自己深有感觸。我感覺我的一生,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第一,上個世紀,我和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起研發了“降壓0號”。一年生產10億片,每一片給患者省5元錢,一年能節省50億,其實還不止50億,吃藥後不得病,不用住院了,能去上班了,又間接地創造了很大的財富。

每天隻需服用一次,每次隻服一片,早上起來吃一片藥,一天的血壓就控製住了。一片藥把患者的問題全解決了。這又一次證明了,對於健康來說,複雜並不是最好的。

這樣的功效是怎麼出來的呢?我做的這些是遵循了毛主席的哲學“實踐出真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學的是西醫,但我也非常熱愛中醫,我是用中醫的思想來指導工作的,並深入實踐中去解決問題,再加上我對廣大百姓的深厚感情,促使我研發出了“降壓0號”。

第二,我是一名心血管病醫生,多年從事臨床工作和研究,最後轉到健康教育上來了。為什麼我的事業方向會做出這麼大的轉變呢?

這要從我的研究工作說起。高血壓自古有之,科學家對它的研究很多。1896年,人類發明了血壓計,開始了現代高血壓的研究;1904年,第一篇關於高血壓的論文問世,自此後,發表了幾十萬篇文章。研發了幾百種中西藥,但高血壓一直沒有被控製,反而越來越多,我國高血壓人群,從原來的3500萬,到8000萬,9000萬,1.2億,一直到現在的1.6億。

問題在哪裏呢?我得出結論,我們應該從根上預防,隻靠藥物治療是不行的。通過健康教育,從預防入手,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四兩撥千斤”,花幾塊錢的預防節省幾萬元的醫藥費。同樣是治療高血壓,我們通過健康教育,注意飲食,加強運動,發病率就能夠減少50%。

所以,我開始做健康科普教育,這些是真正從實際出發,為百姓的健康服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要讓更多的人從觀念上就開始重視健康,而不要等到病了以後,才想到關注自己的健康。我做科普講座,發表科普文章,這些比我一個一個地看病人強多了。可以說是“書勝十萬醫”啊。

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醫生

也正是這些構想,改變了我的人生走向。我主動要求從醫院副院長位置下來,全心致力於臨床工作和健康科普教育。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重要的選擇,也是一次正確的選擇。我要為大眾健康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如果說研製“降壓0號”是我的人生事業上第一次正確選擇,那麼後一次的選擇,引發了我第二次生命力的爆發。

我愛看毛主席的書,內容很短,但很實用。一篇《論持久戰》指出了抗日戰爭的方向和對策。可見正確觀念的重要性,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大眾健康事業也是如此,隻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思想,就會獲得更大的勝利。

這些年來,我所有的努力就是想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最好的醫生。我最想要告訴廣大讀者的是,你的健康不能隻依賴大醫院、名醫生,健康的金鑰匙就在自己手中。隻要你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就可以六十沒有病,八十不衰老,輕鬆一百歲,快樂百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