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北平和談(3)(2 / 3)

“哈哈……!”

想到這裏,鄧寶珊不禁笑了。多麼無聊!半輩子出生入死,從未計較個人安危,現在倒怎麼如此貪生怕死呢?為了北平200萬人的生命安全,賠上我鄧寶珊一條命不也值得嗎?此行不能告訴任何人,對崔雪琴大姐和女兒團子,甚至對隨從副官王煥文,也隻能隱其實情,就說要去城防前沿陣地視察,需外出幾日吧……

不知是過度疲勞,還是萬念俱消,想著想著,鄧寶珊背靠沙發,迎著窗簾間透進的熹微晨光,一張記載著半個多世紀風雲變幻的粗糙而和善的臉上,浮起一絲微微的笑意,酣酣地睡著了。

煤爐中歡跳的火苗,慢慢化成灰燼。

冬夜黎明時的酷寒,也未能將他凍醒。

這位55歲的沙場老將,竟睡得跟孩子一般坦然恬然!

上午九時,鄧寶珊才被王煥文叫醒,起身洗漱,刮臉修麵。他平時很不注意儀容,短發長衫布鞋,與其說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將軍,倒不如說像一個清貧拙樸的鄉下教書先生。但是,參加重大活動,他卻絕不馬虎。“將不威,則兵潰。”作為深諳兵法的將軍,他完全懂得一個軍事政治家的儀容舉止,與其事業成敗之間並非毫無關係。

“煥文!”經過認真修飾,容光煥發的鄧寶珊喊來隨從他已十年之久的年輕副官,吩咐道:“吃完早飯,準備出城,任何東西不要帶,拿幾包香煙就行了。”想了想,又叮嚀了一句:“此行必須保密。對人就說我去武漢,不幾日即回……”

王煥文心領神會,點頭稱是。

午後一時,周北峰與參謀刁可成乘一輛吉普車依約而來。鄧寶珊便與送到門口的女兒團子等揮手告別,領著王煥文四人一道出發。

為了轉移特務的視線,吉普車開到德勝門後,四人下車步行出城。以視察為名,由傅部駐軍師長牟新亞陪同,邊走邊看城外布防情況。過了土城子,走到前沿戰壕,與牟師長告別,又經過兩軍對峙的一段中間地帶,才進入解放軍陣地。由於事先早有聯係,解放軍已派出隊列科的王科長和一位身穿長袍自稱姓李的接待人員,準備好馬匹,在此等候。鄧寶珊一行乘馬緩馳,到清河鎮稍事休息,又換乘一輛中型吉普,經沙河由城北繞到城東,於下午五時左右抵達通縣馬各莊。

小北風卷揚起陣陣沙塵,吹得光禿禿的樹枝搖曳不定。鄧寶珊一行,被領到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的臨時招待所——一座高門深院、寬敞闊綽的富家宅第,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等幾位領導,已在門口迎接。周北峰以為,稍事休息,雙方就要會談,誰知彼此寒暄幾句之後,林、羅、聶三位便一一告退。隻留下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陶鑄、參謀處長蘇靜,以及陪同他們的王科長負責接待,共進晚餐。晚餐之後,也隻是囑咐他們好好休息,到底何時進行談判,竟一字不提!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刁可成滿腹狐疑地瞅瞅周北峰,周北峰也感到大惑不解。上次在薊縣八裏莊,可並非如此啊!那天下午他一到八裏莊正在吃飯,聶榮臻將軍就從總部專程驅車來接見他。陪他和張東蓀教授吃完飯後,將全國戰局和平津前線的形勢作了詳盡的陳述。當晚,又派人單獨把他請到自己的住處,深夜促膝密談。第二天、第三天……直到元月11日草簽《會談紀要》整整五天的時間,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一齊出麵多次進行正式會談,共產黨謀求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誠意和緊迫心情,使他深受感動。可現在僅僅事隔三日,為什麼就給人以酒淡茶涼之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