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北平和談(4)(3 / 3)

16日淩晨,得到天津解放的消息。這天上午沒有會談,等待中共中央電報。

吃罷午飯,林彪滿臉笑容,親自來到鄧寶珊住處,挺客氣地說:

“鄧先生,中央複電,指示我們尊重您的意見。現在,我們就和平解放的一些具體事項,再談談吧!”

接著,雙方又舉行會談。會談開始,羅榮桓扶扶眼鏡,帶著掩飾不住的高興,首先說道:

“鄧先生!關於綏遠問題,黨中央指示以後再談。但是,如果北平的和平解放能夠順利完成,綏遠的問題就更好談了。毛主席說,將采取一種更加和緩的方式,我們叫它做‘綏遠方式’。”

會談結束,雙方簽署了關於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協議。決定次日由鄧寶珊、刁可成、王煥文,在蘇靜、王科長陪同下進城複命,周北峰留在通縣聯係。聶榮臻副司令員以老朋友的身份為鄧寶珊餞行,晚餐的飯菜十分豐盛,林彪、羅榮桓、陶鑄、劉亞樓等都出席作陪。飯後,林彪從大衣口袋裏掏出一封未封口的信函交給鄧寶珊,說:

“鄧先生!請將這封信交傅先生。”

說完,便匆匆而去。

回到住處,鄧寶珊和周北峰將此信抽出一看,是《致傅作義將軍的公開信》。隻見上麵寫道:

“……北平被圍業已月餘,人民痛苦日益增重,本軍一再推遲攻擊時間,希望和平解決,至今未獲結果。貴將軍身為戰爭罪犯,如果尚欲獲得人民諒解,減輕由戰犯身份所應得之罪責,即應在此最後時機,遵照本軍指示,以求自贖……本軍並願再一次給予貴將軍及貴屬以考慮及準備之時間。此項規定由1949年1月17日上午一時起,至1月21日下午十二時止。……如果貴將軍及貴屬悍然不顧本軍的提議,城破之日,貴將軍及貴屬諸反動首領必將從嚴懲辦,決不姑寬……”①

看完此信,周北峰倒抽一口冷氣,問鄧寶珊該如何處理是好。鄧寶珊將此信收起,淡然笑道: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你別聲張,由我處理!”

17日上午,鄧寶珊一行五人由原路回城。途中誤入雷區,觸發地雷,險遭不測。在城門口又受到盤詰,餓了半日方才進城。進城後安置好蘇靜、王科長,鄧寶珊即直赴中南海,將所簽訂的和平協議麵呈傅作義。但對林彪托他遞交傅作義的公開信,卻秘而不宣,隻字未提。

聽到鄧寶珊代表傅作義已同共產黨和解的風聲,當晚,駐在朝陽門自來水廠的石覺兵團的部分軍隊發生嘩變,鄧寶珊協助傅作義堅決鎮壓。槍聲密集,火光衝天,直到拂曉才將叛兵全部殲滅,控製住了局麵。

22日,和平協議正式公布,鄧寶珊再次出城,去通縣接進解放軍工作人員。

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昂首闊步列隊入城。萬人空巷,夾道歡呼,雄偉壯麗的古都終於安然無恙地回到人民手中……

對鄧寶珊在北平和平解放中的特殊貢獻,當時輿論界就有評價。報紙曾有專文發表,題目即為《北平和談的一把鑰匙——鄧寶珊將軍》。

將軍何許人也?會成為開啟古都和平之門的鑰匙。看看鄧寶珊的人生道路吧,對你也許不無啟迪——

注:

①此信於1949年2月1日在《人民日報》發表後,始為傅作義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