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情係塞北(5)(1 / 3)

“我不看。我生於憂患,長於憂患,也許還會死於憂患,經常在憂患之中。曆史可能會暫時倒退,但事物總是發展的,誰是誰非,時間會說明問題。”

胡宗南討了個沒趣,見鄧寶珊並不上鉤,隻好收起電報,訕訕地說:

“唔,我欽佩老兄的高見。往後要多支持兄弟一把,共同效命黨國……”

7月中旬,鄧寶珊飛抵酷熱難熬的重慶,與傅作義、胡宗南、馬鴻逵等一起下榻勝利大廈。

在鄧寶珊的政治生涯中,這是一次馬拉鬆式的旅行。在這座空氣汙濁、揮汗如雨、仄逼擁擠而光怪陸離的陪都山城,他出入豪門巨室,奔走權貴公卿,在雍容華貴的長袍馬褂之間,在金光閃閃的肩章假牙之間,麵對紫紅色鑲金絲領帶,麵對猩紅色織花栽絨地毯,同英國紳士般彬彬有禮的笑容,同石膏塑像般僵硬緊繃的麵孔,碰杯作揖,握手鞠躬……苦苦折騰、熬煎了70多天!

這期間,他先後有六次參加會議和被蔣介石單獨召見,跟這位不可一世的當時中國的頭號政治人物進行了深入交談。同時,還先後參加了孫科、孔祥熙、張群、陳誠、白崇禧、何應欽、徐永昌等這些國民黨中央軍政大員的宴請。而且,還專誠拜謁了久所敬仰的宋慶齡女士,和不再左右搖擺、致力團結抗戰的馮玉祥先生。跟張瀾、李濟深、郭沫若、柳亞子、黃炎培等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就和衷共濟、民主建國的問題促膝懇談,傾聽了他們的聲音。

如果說,來到重慶之前,鄧寶珊對國民黨的前途多少還抱有幾分樂觀,那麼,經過這70多天的接觸,卻隻留下一片灰暗。特別是看到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的情況,更使鄧寶珊感到沮喪。這次會議,按照蔣介石的旨意,通過了解決共產黨問題的決議案,並選舉蔣介石為國民政府主席,使蔣介石集黨、政、軍權於一身,使國民黨內的左派力量處境更加艱難,使反動獨裁的蔣家王朝正式形成。經過修正公布的《國民政府組織法》,肆意擴大主席職權,從此,國民黨的一黨專政變本加厲,變為一人專政。

由於邵力子、於右任再次向蔣介石推薦,在此期間,重慶放出一股空氣,說是鄧寶珊將離開榆林,調任甘肅省主席。在重慶的甘肅學生和軍政人員,奔走相告,紛紛來向鄧寶珊預先祝賀。鄧寶珊自知這不過是一個誘餌,哭笑不得,有口莫辯。為了向同鄉好友講清形勢,解釋苦衷,他離開勝利大廈,到遠居重慶郊外的李世軍家裏住了兩天。跟這位20年代在北京就結識的甘肅同鄉,傾吐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深夜,疏雨敲打著窗前的芭蕉。李世軍問:

“鄧先生!從純軍事觀點而言,世界大戰結局如何?”

“戰爭的勝敗,不專靠軍事,主要靠經濟,蔣百裏先生的著作講得很透徹。”鄧寶珊搖著葵扇,慢慢說,“從德、日兩國的經濟軍事技術實力來看,結局必敗。不過,盟軍要打敗它,恐怕還需要二三年時間。”

“盟軍勝利了,世界能否安定?中國能否安定?”

鄧寶珊斷然說道:“不可能,戰爭一停,就會是美、蘇爭霸,誰也不會放棄中國這塊肥肉。蔣先生完全靠美國過日子,毛先生卻並不完全靠蘇聯,隻是暫時利用蘇聯與蔣先生爭高低。如果蔣先生站不住腳,美國可能會拉攏中共;而中共的勢力如果膨脹太快,斯大林也可能會支持蔣先生……”

“那國共兩黨鬥爭的結果將會如何呢?”

“按實力說,國民黨應該比中共有利。可蔣先生的獨裁統治所造成的貪汙腐敗,違法犯紀,已經失去了民心。而中共的統戰政策,將會把一切反蔣力量吸引到它周圍……”

李世軍笑道:“抗戰勝利後,如果國民黨人來一個內部改革,把全國進步力量團結在黨內革新派旗幟之下,與中共推誠相見,共同建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