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見罷,朱德忙於軍務而離開。其餘的人,圍著一盆燒得正旺的木炭火,在幾把老式木椅上坐了下來。周恩來關切地看著臉蛋兒凍得通紅、局促不安地坐在身旁的冬菊,笑著說:
“辛苦啦,冬菊同誌!”
一聲“同誌”,使傅作義大為震驚,不禁眼睛一眨,朝女兒投去一個無聲的疑問。目光敏銳的周恩來,馬上捕捉住了傅作義複雜而微妙的心情,轉向傅作義爽朗地笑道:
“傅先生!太原一別,十二年了。你生了個好女兒啊,幫助你為人民建立了功勳。”
麵對周恩來誠摯純真的目光,年輕如昔的笑聲,傅作義興奮裏滿含酸楚,仿佛一場噩夢初醒。胸中的冰塊,驟然化作滔滔春水,許許多多問題,一下子融會貫通。他滿麵羞愧地說:
“咳,周先生!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可我連自己的女兒也不了解,實在糊塗!……”
“不,關鍵時刻你並不胡塗。”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過去我們在戰場上見麵,清清楚楚;今天我們是‘姑舅’親戚,難舍難分。蔣介石一輩子耍碼頭,最後還是你把他甩掉了。你不僅有一個好女兒,還交了個好朋友——鄧先生!這次北平問題能夠順利解決,沒有鄧先生的幫助,你恐怕也不容易下這個決心。對某些問題,我們可能會舉措失宜,造成誤會,傅先生可不要錯怪朋友啊!”
鄧寶珊坦率地說:“毛先生!在北平問題上,你過高地估計了我的作用。其實,大家都清楚,我不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光杆司令,對誰都隻能敲敲邊鼓。我想問問:你們為什麼要打榆林!如果不打,也許我還能早一天走和平道路……”
毛澤東笑笑:“打榆林嘛,這個,主要是彭德懷的決策——第一次是為了圍城打援,將集結的胡宗南20萬人馬調開,打得還是應該……鄧先生和傅先生如果還想帶部隊,我們還可以給你們編兩個軍嘛!”
鄧寶珊搖搖頭,看看傅作義。
傅作義說道:“對河套地區我比較熟悉,建國後讓我去治理黃河,搞搞水利。對啦,北平問題解決了,現在是不是可以著手解決綏遠問題?”
毛澤東想了想說:“我們已經說過:綏遠問題將用比北平更為和緩的‘綏遠方式’加以處理,現在可以談談協議,正式解決,不必焦急。讓蔣先生給董其武主席的八萬部隊再發幾個月餉吧!我還想,把俘虜的傅先生的人員,給你放回去……”
“給我?我怎麼處理呢?”傅作義忙問。
毛澤東伸出兩手,莞爾一笑:“你可以接見他們,講講話,再送到綏遠去。到了綏遠,他們可以現身說法,看共產黨是不是殺人放火,共產共妻……”
傅作義讚許地點了點頭。
周恩來深情地看著傅作義和鄧寶珊,說:“對於二位在蘭州、重慶、三原的寶眷,我們已通知我黨在當地的地下組織,予以妥善保護。對傅先生的夫人,我們已派人接取,準備經由香港前往北平。請二位完全放心!”
對待人接物體貼入微的周恩來,傅作義和鄧寶珊不能不再次深受感動。麵對中共領袖的推誠相待,信任鼓勵,傅作義從西柏坡回來後,心情舒暢,與以前判若兩人。在鄧寶珊陪同誘導下,聽戲看花,日與畫家齊白石、陳半丁,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尚小雲談畫品曲,日子過得相當順心。
但是,綏遠問題的處理遠比事先的預計要複雜而困難。當時的綏遠,從外地流入很多人員,特務橫行,土匪猖獗,局勢十分混亂。而且,對走哪一條路,在董其武、孫蘭峰、劉萬春三位主要將領之間,還存在著截然相反的意見。在北平問題解決之後,以國民黨綏遠省黨部主任委員潘秀仁為代表的頑固派,即同以董其武為代表的主和派展開激烈鬥爭。潘秀仁被迫離開後,將董其武準備和平起義的消息報告給了南京。由李宗仁代總統的南京政府,當即委任董其武為西北軍政副長官,令其率部向綏西撤退,同寧夏的馬鴻逵和甘肅、青海的馬步芳靠攏。董其武借故拒絕西撤,南京政府便停發了對綏遠的軍政經費和一切補給,使董其武所部官兵的生活陷入困境。
7月,中共華北局和傅作義聯合派出的代表團到達歸綏,與董其武正在商談起義事宜,在特務嗾使下部分受愚弄的士兵上街示威遊行。曾給劉萬春當過馬弁的連長李錫慶,用手榴彈炸死了中共代表王士鑫。同時,南京政府又派軍令部長徐永昌和空軍總司令王叔銘,飛赴綏遠對董其武、孫蘭峰、劉萬春進行分化拉攏。為了阻止綏遠起義,他們將被解放軍在張家口打敗後隻身逃出的原察哈爾主席孫蘭峰任命為第九兵團司令,徐永昌的老部下劉萬春為副司令,企圖要董其武交出兵權,將部隊歸孫蘭峰指揮。東山再起的孫蘭峰,便收編散兵遊勇,以特務頭子張慶恩為政治部主任,移駐包頭,同歸綏的董其武形成對峙局麵。
麵對這難以收拾的殘局,毛澤東,周恩來便請傅作義、鄧寶珊親自去處理。8月28日,傅作義和鄧寶珊攜帶著毛澤東的“不用武力解決綏遠問題”的親筆信件,乘專列鐵甲車前往歸綏。他們在歸綏工作幾天之後,9月10日來到包頭。孫蘭峰礙於傅作義的情麵,不好公開反對起義,托病住進醫院,避而不見。蔣介石得到傅作義、鄧寶珊到達包頭的情報,一麵吩咐毛人鳳指令潛伏在包頭的特務趙思武:“傅、鄧潛赴綏遠,企圖鼓動部隊降匪,著即就地刺殺,本局當有重賞”;一麵給傅作義發來一個親筆簽名的密電,說什麼“前次北平事件,已成過去,希兄痛定思痛,勿再上其圈套,否則追悔莫及”,要傅作義“接電即來重慶,我當派機前往迎接,並準備委以重任”。同時,再次派徐永昌攜帶黃金1900兩,飛赴包頭,進行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