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順水人情,中國人最講什麼?講人情,講麵子。幾百元買一件古董,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做事做得滴水不漏。沒有任何手續,沒有一張字條。那瓷瓶好像就是市長從地攤上淘來的一樣。這種做人的層次,比直接赤裸裸的金錢、禮品交易要高明得多,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
做事也是這樣,分文未出,分文不取,穩坐釣魚台。如此低的成本,如此久遠的利益,可以說是一本萬利,更是一種做事的智慧和經驗。做足了人情,做夠了文章,做事,自然也是順風順水了。
【智慧點睛】
做人做到位,做夠層次,做事的成本自然也會降低,會做人才會做事。做人層次越高,做事成本就會越低。官場也是一樣,做官,先學做人、做事,人做到了一定層次,才能低成本做事,隻有做到低成本辦事,才能提高做人層次,才能站穩腳跟,做一個官場不倒翁。
4.低成本職場攻略,教你成為職場佼佼者
前段時間熱播的《潛伏》一時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大街小巷,公交車上,辦公室內,人們都在談論《潛伏》。
為什麼《潛伏》會熱?僅僅因為它是一部驚險刺激的諜戰片?當然不是。《潛伏》的劇情更像一部職場演繹,吳站長、餘則成、李涯、馬隊長、陸橋山等,彼此之間相互利用,鉤心鬥角,明爭暗鬥,相互算計。而吳站長作為一個領導,其平衡製約之術簡直運用得淋漓盡致。
這部電視劇的重要看點無疑就是這種辦公室政治,小人物被擠出局,幾個重點人物死的死,亡的亡,存活下來的人就是這場鬥爭中的佼佼者。
現實生活中的職場又何嚐不是這樣?
國企也好,外企也好,私企也罷,底層人物的鉤心鬥角,相互傾軋,上層人物的平衡製約的現象層出不窮。《潛伏》中的吳站長就是典型的領導人物,故意留出來一個副站長的位置,平衡和製約下屬,讓底下的人鬥法。
現實生活中的職場雖然沒有那麼可怕,但是,每個人在職場的鬥爭中都麵臨著被淘汰或被打入冷宮的危險。如何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順利地脫穎而出呢?
不妨先看一則故事。
趙勇是一家外企的銷售部職員。
剛進入公司,他就被主管打入冷宮。原因很簡單,就是趙勇跟另一個銷售部門的主管說了幾句話,無意中說出了一個客戶的名字,結果,讓對方“截獲”了。主管自然非常生氣,直接把趙勇派往一個偏遠的地區推銷保健器材。而和他一起進公司的兩個人因為他的過錯會有一個人上位,成為副主管。
趙勇回到租房,唉聲歎氣地坐在沙發上抽煙。
一起租房的王先生看到了,隨口問了一句:“工作不順心?”
趙勇點點頭,把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順便把公司的種種關係都說了一下。王先生聽完,不由歎了口氣說:“你啊,太大意了。職場上,少說多做,這是第一位的。然後,就是站隊,跟對了領導你才能有機會上升。”
趙勇說:“我一時大意了,現在該怎麼補救呢?”
王先生說:“現在,你要主動跟你的主管溝通,向他賠禮道歉。通過你說的情況,我看得出主管本來是想提拔你的,你為人老實,沒有野心。你那兩個競爭者,一個野心太大,另一個在在董事局有親戚,他們總有一天會站在你平庸的上級頭上拉屎,所以,提拔你是最合適的。但是,你現在犯了這樣的錯誤,想提拔也不行了。你現在就得主動找主管承認錯誤,拉家常,表明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