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父親與兒子(2 / 3)

白天民難得一閑,他到屯中走走。一眼望見那兩間孤調調的磚瓦房。五年前,那時傻二她媽還活著。村上看他家的房子太舊,實在看不上眼,就給他家妨礙了這兩間磚瓦房。當年還鬧出個小插曲。傻二的三閨女家緊挨著他媽家,她向媽媽提出把房場想那邊讓一讓,左右你也沒有孫子,將來也是生產隊的。傻二媽不願意了,我就是絕戶了也不會讓給你!因為這個母女還鬧個扮紅臉。如今傻二媽、傻二先後去世,院子早已樓去人空,一把陳年老鎖緊緊地鎖護著這無主的房屋。門前的小園並無荒蕪,看樣子是有人耕種。屁股大塊地方生產隊無法經營,屯中人也無人在意,傻二活著時人緣還不錯,私不舉官不糾。無人舉報大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愛沒事做找事?如今三丫女婿也已經去世二三年了,聽說去世時還不到六十歲。雖不算早亡卻也還可惜。活著時你的我的爭論不休,死後啥是你的?你帶走哇!真是死後方知萬事空。挨著東邊隔家的是孟家,家中老的不說,人活百歲終有一死。這是必然。可是小武還不到五十歲就離開了人世。更為可憐的是小山也不到五十、小明更是早早走完了人生的曆程,二肥子二連子都不到四十歲。東頭的小草也是不足六十。他爹還活著呢!兒子卻早早去世,作何解釋?前十年沒聽說過誰不到六十歲就死的,這幾年年輕輕的咋就死的這麼多呢?掐指一算就有六個。都說我國人口壽命逐年增長,可是年輕人的壽命為啥這麼短呢?這不能不發人深省,令人咂舌。屯中間那掛小紅旗的人家是一位退伍軍人之家,他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為保衛祖國貢獻過青春和力量。如今已經快八十了還惦記著祖國他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共產黨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貧苦農民的今天。

屯中人的觀念日新月異,曾幾何時,莊稼人頑固地認為,念書沒用,莊稼人祖祖輩輩就是種地!還想念書成人?別做夢了!可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人們的認識變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為人們的共識,沒有人甘心情願擼一輩子大地。不再把考高中考大學看成遙不可及的事情。學生也是躍躍欲試。白天民也是猶豫不決,種地是根本,然而改變命運卻不是種地種土所能解決的。兩個兒子都已定型,可小孫子還不確定。大孫子雖然念書不算成功,但思想上還是有收獲的——既然念書不成功就老實務農吧!雖然務農改變不了命運,但是務農可以生活。命運豈是想改變就改變得了的?白建康種地種的很踏實,他想聽父親爺爺講,上世紀五十年代種的是本地包米。優點是成熟早籽粒飽滿口感好,缺點是產量低。在那個糧食統購統銷定量供應的年代裏,把高產早熟擺在農業生產的首位,應運而生出現了101、等一些雜交新品種。俗稱的火苞米小棒籽粒瓷實香味濃鬱。聽說誰家要是做苞米餷子飯一掀鍋,全屯子都能聞到苞米的特有香味。後來的雜交品種倒好,不但沒有了香味而且吃到嘴裏柴啦吧唧一股臊味。現在,當年的火苞米幾乎絕種。真可惜這種老祖宗經過千百年來遺留下來的民族品牌就這樣因為不高產而被那些專家門冠上“不高產”的“罪名”而淘汰!實在可惜。根據唯物辯證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作物也是一樣,既然高產,質量肯定要劣質。同樣,火苞米質量優等好吃,產量肯定低下。甘蔗沒有兩頭甜,那不符合辯證法。經過這些年來的奮鬥,人們已經豐衣足食,由吃飽肚子轉變為追求好吃愛吃,不再追求數量的高產,火苞米正好派上用場。隻可惜火苞米的種子沒了。民以食為天,種地無小事。白建康苦心經營一心撲在種地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白建康終於在地瓜皮那兒聽說孟祥虎那兒可能還有這種苞米種子。白建康聽說後如獲至寶,連夜奔赴孟祥虎飯店。孟祥虎聽說後,兩人一拍即合,簽下了產銷合同——白建康負責種植,生產的火苞米孟祥虎必須全額收購,收購價格是常規苞米價格的二倍。白新餘聽說後,問兒子:“你這合同能盈利嗎?盈利多少?你算過嗎?”白建康笑道:“要說算沒算過?——大致算過,至於盈利可多可少,不至賠本。我的主要目的是要把祖宗傳下來的火苞米傳承下去,讓那些喜歡吃粗糧苞米麵苞米餷的人吃到祖國的特產。至於掙錢多少,我看是小事。今年掙少了,明年再多掙。我還年輕,掙錢的日子在後頭,還趕趟。不能年輕輕的就一切向錢看!——那才是最沒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