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
江南的油菜開花季節,就像一幅美麗的油畫。藍的天,綠的地,黃的花。一個少年,從油菜地裏走出來,無論他走到那裏,這陽光,這綠色,都是他夢想深處的底片。而靈魂的深處,在那不可觸及的地方,綠色有沒有斷裂過?就像雨天的油菜花兒,在朦朧的雨中開放,仿佛帶著美麗的淚珠兒……
2010年4月9日,古城西安,第十四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集中簽約儀式分別於西安筆克會展中心、曲江會展中心隆重舉行。
在短短3天時間裏,綠地集團分別與雁塔區人民政府、滻灞生態區管理委員會、長安區人民政府、延安市政府等簽訂了多個開發建設項目的投資協議。綠地集團也成為西洽會上眾多投資企業中備受關注的明星企業。
上海綠地集團在此次西洽會上簽訂了5大項目的開發協議。據悉,5大項目投資總額逾410億元,總開發麵積超過7000畝。
綠地!綠地!上海綠地!
那個從油菜花的綠地裏走出的少年,就是現在上海綠地集團的張玉良。
張玉良,男,上海市人,高級經濟師,現任上海綠地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1986年6月~1992年5月,張玉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農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人事處、住宅建設辦公室任職。1992年5月起,張玉良領銜創建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裁至今。
公司成立12年來,他帶領企業團隊把綠地集團打造成中國企業500強和上海市百強企業。
張玉良出生在上海郊區油菜花遍地的鄉村。高中畢業後,回家務農,兩年後,就當上了村支部書記,那年他25歲。
兩年以後,正值搞鄉鎮改革,提倡幹部年輕化、知識化,張玉良憑著在當地已經算不底的高中學曆,被提拔到鄉黨委當組織委員、黨委委員。1984年,領導又派他到上海農學院幹部專修班讀經濟管理。這個機會在當時很難得,張玉良算是進城了。兩年書讀下來,他被上海市農委看中,不僅告別了鄉間田野,還成了機關的一個普通幹部。
1992年,張玉良當上上海市農委住宅辦副主任,副處級,那時他已經36歲。張玉良開始有點厭倦機關的工作步伐了。
1992年,上海市農委和市建委組建了一個“上海綠地開發總公司”,需要從機關幹部中物色一個總經理。這個人需要放棄“吃皇糧”的幹部身份去經商。當時很多機關幹部對此事或不屑一顧,或覺得不可思議。但張玉良感覺到,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據說,麵對任命書,張玉良當時也猶豫過,覺得機關裏旱澇保收,但也許是他對更美好的風景的向往,最終還是縱身一跳,跳進了“商海”,開始了他傳奇色彩的從商之路。
那時還沒有“有限公司”一說,因此上海綠地開發總公司在資金體製上,采取了一種現在看來很奇怪的做法:由農委和建委下屬的4個企業,給綠地公司20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綠地公司要每年給它們25%的固定回報。
有人對後來張玉良的成功做了這樣的分析:張玉良的成功是因為他的政府背景。但有著更深政府背景的人不在少數,而能在業績上超越張玉良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也有人說張玉良是因為工作非常勤奮,用他下屬的話說,張玉良是一個從來不休息的人,送走一批人迎來另一批人,開完一個會還有一個會;永遠有人需要他接待,永遠有事情在等他處理。但同樣勤奮工作的人多了去。
張玉良自己說,1992年下海以後,什麼都沒人管,就是給了一張任命的紙頭,然後自己去借房子,自己去買車,自己去發展。最初的時候,當然還比較原始,什麼能賺錢就去怎麼做。“下海以後第一個項目我印象很深,我覺得我在機關有關係資源,當時上海開始要大規模的城市改造,缺動遷房,我一想動遷房要離市區近一點,這樣老百姓搬遷能過去,另外我還得找一個我關係比較熟的。我在農委的時候,人緣還比較好,也交了不少朋友,所以我第一個項目是在浦東的六裏鎮,現在已經市區化了。”也正是舊城改造這個特別複雜、需要人脈、需要耐心和投入、同時也是利潤巨大的項目,成就了綠地的偉業。
一個企業的成功關鍵第一桶金很重要,張玉良的第一桶金是什麼?是那個“做政府想做的事”的金點子嗎?點子很重要,怎麼把一個點變成一條線,再把一條線變成一個麵,再把一個麵變成一個空間?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綠地創業開始不久,張玉良就拿到近郊3個動遷項目——上海浦東六裏鎮1萬多平方米、寶山大華原大場鎮1萬多平方米、普陀區桃浦鎮5萬多平方米的動遷房。
那時綠地公司剛起步,不可能有銀行給他貸款。2000萬元的啟動資金,顯然不足以開發這3個項目。張玉良,第一次感受到“遊戲規則”的改變。他學著用真情去感動人。他終於說服了幾家企業與他一起參建、合建動遷房。兩年後這3個項目完工,綠地公司獲得了2000多萬元的淨利潤,成就了張玉良及綠地公司的第一桶金。
張玉良遠見卓識,認為和政府導向緊密結合,企業才有大發展。張玉良沒有急於擴大投資,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以房養綠、以綠促房”的口號,毫不猶豫把其中1700多萬元無償投資了綠地,建成了上海滬閔路地鐵一號線沿線的綠化帶。
免費的大規模公共綠地建設,不僅為政府排憂解難,更讓“綠地”在上海市民中樹立了良好信譽和口碑。
從1995年到1997年,綠地公司每年都拿出4000萬元~5000萬元建設城市公共綠地。1997年,綠地開發總公司改製為多元投資的綠地集團,重新設立了股本金,其中國有綠化基金股,這部分資產的增值部分專門用於上海全市的綠化建設。至今,綠地已累計投入4億多元用於城市公共綠地建設。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目光
在各路地王大打輪回戰,硝煙四起的時候,張玉良的眼睛裏同樣是煙塵彌漫,但是入定之後,他的眼光在理性之河中得到了清洗,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遠方那一片片還沒有“競爭者”的“淨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