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羅馬人為商業而戰(2 / 2)

羅馬人控製了希臘就差不多能控製東方的商路,因為希臘人曾經是這些商業的控製者。龐培[9]在東方的作戰,正是為了肅清商路上的海盜,以為帝國的控製和經濟命脈提供更高的安全係數。

羅馬人對馬其頓人的勝利,不但是羅馬方陣對馬其頓方陣[10]的勝利,更是表明,在內心,羅馬人對商業的控製欲望超過了馬其頓人。

--------------------------------------------------------------------------------

[1]

此指馬其頓當時的國王腓力五世(Filip

V.),他在位時,馬其頓和羅馬之間發生了兩次戰爭。

[2]

愛奧尼亞(ionia),即今天土耳其西南海岸地區的稱呼,愛琴海東岸。

[3]

蒙森(Mommsen,1817年~1903年),德國著名曆史學家。

[4]

拜占庭,今天的君士坦丁堡所在地。羅得島,愛琴海中的一個島嶼。

[5]

即安條克三世

(Antiochus

III),古敘利亞塞琉古王朝國王,稱亞細亞王。

[6]

這是羅馬和迦太基間進行的最龐大的一次戰爭,結果是迦太基失敗,迦太基人同羅馬人簽訂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根據和約規定,迦太基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領地,將整個艦隊交給羅馬,並償付巨額戰爭賠款,海軍解散。羅馬第二次布匿戰爭勝利之後,勢力大漲,直至統治地中海。

[7]

位於今天的土耳其。

[8]

科林斯(Corinth)

,希臘南部城市。在公元前7世紀,科林斯曾一度幾乎獨占希臘的貿易,陶器、橄欖油、葡萄酒、金屬器皿的輸出全部要經過科林斯。它是貿易和交通要地,同時又是戰略重地,公元前146年,科林斯為羅馬所滅,城市被徹底摧毀。

[9]

龐培(公元前106~前48),古羅馬著名將領,政治家,是羅馬“前三巨頭”之一。公元前67年受命清剿地中海海盜,取得巨大成效。後來在羅馬內戰中被愷撒戰敗,逃亡埃及被殺。

[10]

馬其頓方陣在亞曆山大征服東方的時候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這種方陣和羅馬軍團的方陣比起來,顯得笨重遲鈍,不適合山地作戰,在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中,這種缺陷暴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