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夾在戰爭與饑荒中間的軍隊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他們必然全力以赴的進行戰鬥。熟悉戰爭的將軍是了解這一點的,龐培在得知愷撒的士兵們以草根為食時,他沒有告訴他的士兵們,因為這種動物本能的求生欲望震懾人心。
對一支軍隊來說,缺少軍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刀劍和勇氣。
--------------------------------------------------------------------------------
[1]
烏提卡,位於阿非利加北部,是距離迦太基不遠的海港城,迦太基人的第二大城市。
[2]
小亞細亞,在腓尼基語中意為“東方”,今天的土耳其部分。
[3]
法薩盧大戰(Battle
of
Pharsalus),公元前48年,愷撒和龐培在法薩盧進行了決戰性戰役,愷撒贏得了戰役。
[4]
腓力比大戰(Battle
of
Philippi),公元前42年,馬克·安東尼和屋大維與愷撒的刺殺者布魯圖和卡西烏斯在馬其頓的腓力比古城進行了一次決戰性戰役,安東尼和屋大維贏得了戰爭。
[5]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Iulius
Caesar,公元前102年~公元前44年),史稱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將領、政治家,羅馬帝國的實際奠基人,被布魯圖等共和派元老刺殺。
[6]
安東尼(Anthony,公元前82年~公元前30年),古羅馬著名將領,政治家。曾隨愷撒參加法薩盧大戰,愷撒被刺殺後,聯合屋大維、雷必達組成“後三巨頭”,與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為首的共和派發生戰爭,取得勝利。後在與屋大維爭奪帝國統治權的亞克興海戰中敗於屋大維,途窮自盡。
[7]
屋大維(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又稱奧古斯都,愷撒之外甥、養子,羅馬帝國偉大創始人。
[8]
布魯圖(Brutus,公元前85年~公元前42年),古羅馬著名政治家、共和主義者、愷撒的養子、刺殺者,傳其祖先為著名的推翻王政、創建共和國製度的尤利烏斯·布魯圖,他有意傳承家族傳統反對獨裁者,恢複共和政體,因腓力比之戰的失敗,自殺身亡。卡西烏斯(Cassius),愷撒的刺殺者,他和布魯圖一樣在愷撒和龐培的內戰中,站在龐培一方,愷撒勝利後寬容了他們,並委以重任。他和布魯圖在腓力比之戰中敗於安東尼和屋大維聯軍,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