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當然知道帝國的問題所在,他勸騎士們早結婚多生子,然而這些羅馬人的後代已非他的祖先。當然,我並非想渲染當時自由精神喪失的嚴重程度,因為這實在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羅馬城中仍然有著共和製度的信仰者,他們殺死了愷撒。奧古斯都乘安東尼在埃及的好機會,宣傳他自己是一位共和製度的捍衛者,說安東尼要把羅馬變成埃及的一個行省。這真是奇怪的一幕,原來這些將領都為自己的私利作戰,現在全羅馬人民都要為自己的自由作戰,雖然這也是個諷刺,因為他們自由受威脅的最大敵人就在身邊。而那個被侮蔑為獨裁者的安東尼卻好像更願意實現全羅馬人的自由。這實際上是一個共和城邦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心靈下的必然結果,他們看起來還是保有古典精神,可是早已把它棄置一邊,即使當所有人都看出奧古斯都隻是共和外衣下的皇帝,他們卻當作自己是一個瞎子,掩耳盜鈴,混沌生活。
我覺得有一幕可以作為羅馬共和製度衰敗的一個絕好的描述,那就是當蘇拉帶領軍隊和米特拉達梯作戰時,他的士兵一下子逃跑,而蘇拉騎著馬鼓勵他們不要後退,於是這些士兵又回頭衝向敵人,可是在敵軍騎兵進攻的情況下,他們又逃跑,蘇拉隻要又勸說他們轉身戰鬥,因為敵人是虛弱的。這簡直是羅馬軍隊第一次上演這樣的一出猶豫不定的喜劇,古典羅馬人寧可戰死疆場也以後退逃跑為恥辱的,問題出在哪裏呢?就出在這些軍人是為了金錢出賣他們的生命,而非為了榮譽和自由獻身作戰。
當優秀的人物戰死疆場,當他們沒有了後代,當羅馬帝國沒有肩負起古典時期的家庭教育的職能,他的公民成為臣民,因為他們虛弱的精神需要一位君主,因為他們是東方人或者奴隸的後代,因為他們從沒有體會過共和的榮耀。當東哥特人殺入羅馬時,羅馬不是沒有人,它到處都是人,它唯一不缺的就是人,街上和軍營中都有大量的人口,它的物資是那樣的豐富,任何國家都無法和它相比,可是它再難有西庇阿和伽圖了。
--------------------------------------------------------------------------------
[1]
秦納(Lucius
Cornelius
Cinna),在公元前87年至前84年期間任羅馬執政官,曾幫助馬略反對蘇拉,屠殺蘇拉黨人(貴族黨),後在軍變中被殺。愷撒是秦納的女婿,這是他後來受蘇拉迫害的原因之一。
[2]
克拉蘇(Marcus
Licinius
Crassus,公元前115年~前53年),古羅馬軍事家、政治家,“前三巨頭”之一。他曾幫助蘇拉在內戰中奪權建立獨裁統治。前72年至前71年期間,克拉蘇帶領羅馬軍隊殘酷鎮壓了斯巴達克奴隸起義。後在進攻帕提亞帝國的戰爭中被殺。
[3]
雷必達(Lepidus),古羅馬著名將領和政治家,“後三巨頭”之一。他曾為愷撒立下汗馬功勞,愷撒被殺後,和安東尼、屋大維一起反對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等共和黨人。腓力比大戰後,負責管理西班牙和阿非利加,晚年退出政壇。